能給耶穌會極大支持的,一共就三。
西、法、葡。
笑話里“蠟燭滅了意味著可以取消晚禱”的耶穌會,兩百年后還搞出了奇葩的“南美解放神學”。
這年月,耶穌會也在巴拉圭搞出了巴拉圭耶穌會地上天國,嚴重影響了葡萄牙在南美的統治。
所以,對葡萄牙來說,耶穌會也挺膈應人的。
要上帝?
還是要國王?
這個原本是新舊教戰爭的問題,在百余年后,也延續到了舊教國家。
加之隨后的里斯本大地震,耶穌會語出驚人。
言:地震乃上天預警,天人感應,足見葡萄牙道德之敗壞。
當思修德。
更言:假裝地震是自然事件純屬荒誕之談。就連魔鬼也難于造出這樣難以讓人相信的借口。
而篤信的葡萄牙天主教徒,也因此陷入了一個神學悖論:
【如果我們自己去拯救自己,這是否不虔誠、不信任上帝呢?這是否與上帝抗衡呢?】
【如果是上帝公允地制裁,虔誠者應該接受這樣的制裁。】
【如果上帝是愛人的,那么我們就不該自救,而是等待上帝來救。我們在地震后自救,就是不信任上帝;而地震后進行救援,就是在抗衡上帝公允的懲罰。】
好在當時的葡萄牙宰相是個狠人,把葡萄牙耶穌會成員一窩端,全抓起來了。
然后又給耶穌會扣了一個巨大的大鍋——葡萄牙當年地跨七海,教皇子午線瓜分世界,何其威猛?現在卻混成這般模樣,皆耶穌會之愚昧導致。
打倒耶穌會,救出真上帝。
耶穌會不亡,葡萄牙不興。
實際上,這就是百年前新教戰爭“神權和君權”之爭在舊教國家的延續。
法、葡都反對耶穌會。
還剩下個西班牙,看似和經濟利益無關,貌似只是因為耶穌會散播流言,誹謗說國王其實是野種、和宰相的老婆勾搭之類的。
但實際上,撥開表面的云霧,內里還是集權、王權以及經濟利益。
西班牙國王需要一群世俗的、西班牙的傳教士,去殖民地,控制殖民地的地產、土地,增加稅收。
而不是一群國際的、教廷的耶穌會傳教士。
總之,西班牙、法國、葡萄牙等舊教國家,最終一致施壓,取締耶穌會,從而使得本國教會勢力徹底臣服于王權。
教廷也不得不解散耶穌會。但結果……結果就是最后各國權貴發現,比起這群吸血的耶穌會,那些要把他們掛路燈的巴黎的那一套更可怕,最終在拿皇之后,又恢復了。
比起劉鈺設想的用經濟手段,迫使教會自己顯露出自己的貪婪,其實歐洲各國表演的更好看。
但本質嘛,都差毬不多,經濟利益權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