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束河古鎮更美。
比起麗江更加少了些商業化。
林清晨很是向往。
那么明日吧。
去束河看看。
說不定會邂逅什么心中的故事和過往。
……
其實去過束河的人,都會贊嘆她那清淡秀麗的容顏。
草木至美者,有俊秀挺拔的楊樹,有裊娜多姿的柳樹,還有開得灼灼的桃花和碧色如煙的芳草。
這一切,由自然的手,恰到好處地散布在這個遠山環繞的古鎮里,晴朗是白云藍天的勝景,煙雨是輕思宛夢的江南。
林清晨沿著五花石的街面,向小鎮中去,一路上花木扶疏,流水潺源。
磚木小屋與石墻院落點綴其間,竹影參差,風物詳和。
納西人單純微笑的臉和從院子門外望去的那一掬花影,讓人感到親切如斯,仿佛到了記憶中兒時的家園。
這里是一幅青綠山水的卷軸,濃淡深遠意筆抒寫,凡花是佳人,獨木也成景。
這里是心靈上自由休憩的故鄉,用琴歌邀友,詩茶為訴。
這里,時間可以如水晶般凝固,美好與青春都不會朽爛。
這里,藍天流云之下的清泉之鄉,百年如一,質樸與純真,春花與秋月永駐的和美之地——束河古鎮。
林清晨的腳步輕輕地叩開了小鎮的心扉,秋日的美麗籠罩著她,仿佛走進了夢中的江南。
匆匆地穿行于潔凈的街道上,街道是由并不平整的七彩石鋪成,小橋,流水,人家,清澈見底的流水,緩緩地在房前屋后環繞著。
讓林清晨感受著一份陌生,一份親切。
巷畔水邊,垂楊依依,間有鮮花怒放,這樣的路,是讓人不愿快走的,因為走得快了,一定會錯過某一秒鐘,太陽照過這半壕春水一城花時,閃過的那一點妖嬈,那一點嫵媚,那一點在都市里從來不曾尋著的讓人流連的溫柔。
村莊依山傍水,江水繞城,青灰瓦屋頂的民居院落錯落有致,顯露于蒼綠翠濃間。
城依水存,水隨城在。
束河有“清泉之鄉”的古譽,發韌于玉龍雪山的清泉化為無數細流,入墻繞戶,穿城走苑,形成小巷臨水、跨水筑居的景象,街道與水景密切結合,民居與水景相得益彰。
水為束河之魂。
清澈見底的溪流、隨汩汩細流而舞的干凈水草,使樸素寧靜、天然圖畫的古鎮生機盎然。
說束河溫柔,是因為束河的水,仿佛與路形影不離。
主街傍河,小巷臨渠,隨著地勢,這些河流便起起伏伏,宛如流動的樂譜,隨街繞城,穿墻入巷。
這潺潺流水,洗去了山城棱角,洗去了塵世疲憊,洗去了那些為俗務所累的茫然心緒。
束河優美而寧靜,寧靜得讓你困倦,優美的讓你陶醉。
誰到了這里都會變得安靜,沉靜,冷靜。淡漠撫平浮躁,煩惱煙消云散。
高原的陽光燦爛而溫暖,信手一本張小嫻的散文,看著書,曬著太陽,老大媽鋤著菜地,大黃狗姍姍而來,小男孩兒尿濕了褲子,游人們自覺地輕手輕腳輕聲兒。
百年木板門,千年石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