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次來桂市不同的是,這次她心情很好的一路欣賞著沿途的風景,想著下午便能到家見到婆婆,趙飛燕內心掩藏著說不出的激動。
她這次回去不單單是為了看望婆婆,同時內心還起了個計劃,就看能不能順利施行了。
車子在顛簸中一路行駛著,趙飛燕因為早起的緣故,靠著椅背很快便睡著了。
雖說在車上睡覺不太靠譜,但是這車里載著的都是鄉下的一些村民,倒也不是太擔心。
再說車上還有個售票員,趙飛燕并不擔心東西會被人拿走。
車子在開了兩個小時后終于到達了鎮上的車站。
趙飛燕并沒有告知婆婆她今天要回來的事,就怕路上耽擱了怕她望眼欲穿的在家等著自己。
從鎮上到村子里還需要坐一小時的摩托車,婆婆所在的村子是鎮里邊最為遠的村子,花了二十塊錢,趙飛燕租坐上了一輛摩托車。
再繞過了山路十八彎之后,趙飛燕坐的摩托車終于抵達了村里。
而后她拿著自己的一點行李,加上劉美玲給她帶回的補品,開始了爬山的征程。
沒錯,趙家并不是住在村里,而是距離村里還有十公里的半山腰上。
所以說偏僻的山旮旯并不為過。
也是因為偏遠,所以婆婆并沒有要求自己隔三差五的回來看她,只說在自己放假的時候有空了便回去。
畢竟這一來一回便要耗費她一天的時間。
趙飛燕發現自己在瘦了之后,再爬這樣的山路居然也不氣喘了,而且因為這段時間堅持天天練跆拳道跳舞的緣故,這樣的山路對于她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在走了兩個多小時的山路后她終于抵達了“家”。
這是一座用山里紅泥搭伴著糯米漿筑成的泥房。
總共兩層。
第一層是用來住人的,總共三個房間。
現在一間住著婆婆,她也占了一間,還有一間是用來做雜物房,放置東西。
第二層其實并不能算是真正的二層。
在一樓堂廳的偏隅,那里放置著一架用木板搭建的實木梯子,那是為了方便上二層的。
二層上面也有三個小房間,只不過房間低矮,而且都是用木板隔著的。
換成是一米八的大個子,上了樓恐怕還得半低著個頭。
這三個房間都不住人,除非家里來客人了沒地方住才會拿來招待住人。
現在是用來做谷倉,堆放農作物以及下雨時晾曬衣服。
不過,現在二層幾乎廢置不用。
畢竟婆婆年齡大了,不說身體的原因,種那么多糧食不僅吃不了,也累。
在一樓的廚房頂上,有一個特制的小房。
這小房其實是樓上二層的一間面積較大的房間隔出來的特制小房。
小房的底下鋪的是一排排竹子,這些竹子平鋪開后會留著間隙,廚房底下燒火時冒上的煙就可以用來熏制臘肉。
記得婆婆在她剛來時給她做了燉臘肉,那味道,現在想起來,她現在胃里還一陣的痙攣,太美味了。
婆婆告訴她,那臘肉就在在這個小房間里面熏制出來的。
推開院子上了年月的老舊木門,只聽它發出了“嘎吱”一聲后,趙飛燕高興喊道,“婆婆,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