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慎言,當心隔墻有耳。”貼身大宮女,小心翼翼的環顧了四周一眼,而后壓低聲音小聲的開口道,一顆心卻是懸到了嗓子眼,七上八下的,心底里頭滿滿的都是惶恐不安!
如今事情已經成了定局,自家娘娘何苦鬧騰這一出呢?
皇貴妃娘娘,如今是后宮之中第一人,按理自家娘娘是在皇貴妃娘娘手底下討生活的,娘娘何苦如此?今日娘娘這一番話,若是傳到皇貴妃娘娘耳朵里頭去,她們延禧宮的日子,不知道有多艱難.......
齊妃冷哼一聲,而后陰沉著臉,陰陽怪氣的道:“粹貴人出身寒微,入府時間短,即便是生了十六公主,那又如何?如今只是被封為粹貴人,在在本宮手底下討生活,難道還能將本宮今日這一番舉動,稟告給皇貴妃娘娘嗎?”
“別忘了,粹貴人所出的十六阿哥,如今還養在本宮膝下的,小孩子最是容易夭折的.......”
冷笑一聲,齊妃沉聲開口,面上滿滿的都是洋洋得意和自滿,她捫心自問,是延禧宮主位,難道還管不了她延禧宮的貴人海氏嗎?海氏一個貴人,她讓她往東,絕不敢往西.......
貼身宮女愣了一下,張口欲說什么,但是話到了嘴邊,卻是硬生生的咽了下去,低斂著眉眼沉默不語。
雍正元年的年底,大丫皇貴妃的冊封禮,如期舉行,大丫成了后宮之中,身份最尊貴的皇貴妃,雖沒有皇后的名分,但是卻有皇后之權,甚至前朝后宮,心底里頭都跟明鏡似,皇后的三年喪期之后,便是大丫成為新后的大喜日子。
大丫成了皇貴妃,暫攝六宮事務,冊封禮之后,大丫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令儲秀宮謙妃沈氏,長春宮懋妃宋氏,永壽宮熹妃烏拉那拉氏,以及延禧宮的齊妃李氏,四個位居妃位的妃主,協理六宮事宜......
有了四妃的協助,大丫只需要在四妃拿不定主意的重大事情上,做做決定,其余的大多數時間都是悠閑自在的在她的翊坤宮中,悠哉悠哉的生活著,提前進入養老階段。
如此這般,時間一晃便到了雍正三年,雍正三年,后宮發生一件重大事情,承乾宮敦嬪年氏,一日在御花園中散步,與永和宮郭貴人,也就是雍正元年出生的十六阿哥的生母,兩人起了爭執,意外落水,一病不起。
雖然郭貴人一再的否認,她推了敦嬪年氏下水,但是終究人證物證俱在,只能啞巴吃黃連,有口難言.......
事情鬧到大丫的面前,四妃讓大丫這個皇貴妃拿主意,大丫尋問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有心替郭貴人翻案,奈何就在事情即將水落石出,是敦嬪自編自演的苦肉計之時,胤禛介入其中。
胤禛自先帝駕崩,仁壽太后崩逝之后,便下旨公告天下,三年不寵幸后宮嬪妃,平日里頭只與后宮之中,位份高些的妃位,嬪位等一起用膳........
這一日,胤禛駕臨大丫的翊坤宮,與大丫閑聊了幾句之后,斥退翊坤宮的宮女太監們,沉著臉對大丫開口道:“老氏,敦嬪落水一事,是郭氏所為,此事朕已經讓血滴子查清楚了!”
“老氏你可知,敦嬪本打算用苦肉計,陷害誰?是你......”
頓了頓之后,胤禛在大丫一臉驚訝的臉色之下,繼續陰沉著臉冷聲道:“敦嬪自持出身漢軍旗名門,其父年遐齡在朝中頗有名望,其兄年羹堯戰功赫赫,一門心思想問鼎后位,對你取而代之。”
“至于永和宮郭氏?你可知當初朕為何將郭氏和鈕祜祿氏安置在永和宮?郭氏和鈕祜祿氏都是太后娘娘的人,太后明面上送來了答應汪氏和云氏,其實私底下早就將鈕祜祿氏和郭氏安插在朕的潛邸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