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年輕一輩中,曹睿一向是他們這些二代三代里的佼佼者,少年及第十六歲時考中了舉人,還是慶元三十五年京畿鄉試的解元郎,據說他從小讀書過目不忘,一向有“神童”之稱,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明明能靠家室,可是偏偏要靠才華。
不過曹父卻擔心兒子少年得志,年少輕狂,早慧易傷,因此想要壓一壓他,不叫他風頭太盛,因此按住不叫他繼續往下參加會試。因此這些日子,曹父不讓他繼續呆在家中看書,而是代表曹家出來走動,所以他才會閑極無聊,提前一天就跑來秦家散心。
而且秦濂也曉得曹睿文章見識皆是一流,且他父親隱隱是曹老爺安排下曹家下一代的繼承人,因此也愿意家中子女與他交流。所以特意請了曹睿來指點自己兒子文章,而曹觀音也打著希望能將女兒曹頌慧嫁回娘家的想法,所以秦家雖然禮數嚴苛,可是對著曹睿,大家卻似乎一致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他隨意進出后宅,連秦老太太也說“與曹家本事通家之好,自家親戚也不用避諱了。”更何況秦頌慧小時候,秦濂外放,曹氏流產,自己一邊要修養身子一邊還要應付秦老太太層出不窮的花招,所以經常將秦頌慧送去曹家小住,也可以說與曹睿一道長大。
雖然還不曉得曹家到底是什么主意,但秦府對于曹睿是隱隱當成未來姑爺看待的,因此當曹睿說出該叫秦頌恩大姐姐時,秦頌梧見秦頌慧也沒有提出反對,便連忙改口作揖:“原來是大姐姐,見過大姐姐。”
秦頌恩點了點頭,淡淡地道:“三弟好。”說完就閉口不言了。
曹睿還以為秦頌恩有些害羞靦腆,就更加想照顧她些,于是又道:“外面太陽毒辣,你們才剛認了親,應該還有許多話想聊,不如我們一道去三弟的房里詳談。正好姑父也讓我指點一下你的文章,這一屆的主考官是吏部右侍郎錢習禮,他最不喜歡辭藻華麗、空無一物的文章,你需多多聯系實務,從當今的時政出發。”
鄉試主考官,一般由朝廷任命,從中央至地方主持考試。為了防止地方請托,考試前都是不向外聲張,考生只能自己打聽。這時候就顯出世家子弟的好來了。越早得知主考官是誰,就能先一步揣摩他的文章,提前為鄉試作準備,對癥下藥,而一般的寒門子弟往往兩眼一抹黑,秦濂能從一個鄉野中脫穎而出,高中探花也得不說是有真才實學的。
秦頌梧知道曹家表哥乃是寫文章的高手,尤其又是以評述時政最為擅長,忙長揖道:“還請兄長教我。”
曹睿拉了他的手道:“走,去你房中詳談,我猜今年必定有一道題會講到魏宛之間的關系,我給你好好捋捋關系。”
他與秦頌梧往前走了幾步,突然駐足回望秦頌恩道:“表妹不一起來嗎?”
秦頌恩原本是想拒絕的,可是曹睿那最后幾句話一下子就打動了她,之前還想偷偷溜出去找老李打聽大宛使團的事,可這不正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嗎?
也不必去悄悄打聽了,自己剛好可以正大光明的了解,要說這朝堂政事,除了為官拜相的那群老爺們,不就是他們的子孫們耳濡目染了解最多?更何況秦曹二人皆有志于仕途,聽他們討論鄴國朝政,正中下懷!
當下,秦頌恩也顧不得秦頌慧望向自己欲要噬人的目光,快步迎來上去,淺笑道:“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