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馬希振還花了大餅,將來都去洞庭湖搞一套“大別野”,別墅群里面沒有我們“衡山團”兄弟的一份,天理難容。
當兵吃餉,很合理。
就是沒想到,隔壁老王太囂張,點了兵馬就把窩給捅了,真是可惡。
兄弟們信了,馬司令還能騙人不是?
“大哥,咱們還能回來不?”
馬希范嘆了口氣,問馬希振。
“你還年輕,有希望的。我呢……就不行了。”
今年三十二的馬希范,趕上了好時候,在恰當的年紀,做到了常人無法做到位置。
同樣這個歲數,能混上一個縣長當當,一般來說,除了能力真的極端逆天,剩下的,就是家族實力不容小覷,就算不到寡頭的地步,在地方上說一不二,那肯定是沒問題的。
而馬希范,在三十二歲這年,當上了橋口鎮鎮將,和“潭州警備司令部”這個在兵部沒有任何備案的部門不同,“橋口鎮”在兵部,跟原先的“安仁鎮”是一個級別的。
也就說,馬希范這個鎮將,相當于縣長。
其中的運作,自然是多方面的,這兩年來,湖南的官場動蕩是劇烈的,“安仁鎮”鎮將黃世安的倒臺,是嚇到了不少人,有些老牌家族,只是低調發大財的那種,隱隱約約覺得泥腿子越來越不服管,而且他們管起來也越來越力不從心,所以早就有人打算一錘子買賣趕緊走人。
“橋口鎮”的情況,就是如此,原來的鎮將是許多年前潭州刺史龐承鼎之后,掐指一算,那都是一百五十年前的事情。
但這一百五十年或者再多個幾十年中,“橋口鎮”從主要的水上軍事重鎮,久而久之,也演變成了類似楚州淮陰那樣的“水上高速公路收費站”。
龐氏沒有離開的原因很簡單,過路的浮財來的真是快。
湘江最后入洞庭湖的一個縣是湘陰縣,湘陰縣就是岳州的最南端,其交界處,就是一片比較復雜的水域,這里,就是“橋口鎮”。
龐氏愿意落地生根不走人,然后開枝散葉小二百年,或許有對一方水土的熱愛,但更多的,還是這方水土給的太多了。
直到兩批人馬的出現,“橋口鎮”龐氏頓時就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把“橋口鎮”鎮將這個位子,賣出去。
這兩批人馬,前有“靖難軍”,后有“勞人黨”。
橫豎都是拉人去地府看一看的主兒。
賣官鬻爵是非法的,但是龐氏“擁立”“保舉”誰誰誰接任鎮將一職,兵部蓋個章就完事兒了。
過程嘛,就是比較費錢。
一開始叫價是兩千萬。
沒人鳥,畢竟都什么年代了,放三年前,這個價錢很合理。
現在……萬一“靖難軍”打過來呢?
萬一“湘義軍”要過來接管呢?
王角當初怎么“騰籠換鳥”把黃世安架空的,他現在當然也能依葫蘆畫瓢把橋口鎮給拿下。
兩千萬……留著買棺材買墳地不好嗎?
于是打折,八折,一千六百萬。
還是沒人要。
有一說一,一千六百萬買橋口鎮鎮將一職,簡直是香炸了。
可惜,有錢的大爺都躲在巴陵縣看風景呢,誰都不愿意回潭州。
再打折,五折!一千萬!!
這價錢,“靖難軍”打過來都是福利,一千萬而已,撈起來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