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鈔應運而生,這便是天時。
蔡襄有些擔憂的道:“此事才將爆發出來,若是置之不理,馬上就是發放俸祿的日子,有人只需在里面一鬧騰,事情可就大了。”
官員們會集體抗議,要求俸祿里不再發放紙鈔,否則大伙兒就撂挑子了。
三司的官員們都有些淡淡的憂傷,一是感同身受,對紙鈔喜歡不起來;二是若是官員們鬧事,三司的事情會很多,很麻煩。
“鬧事不好!”
沈安的眼中多了厲色,嚇了蔡襄一跳,“歸信侯,可不能動武啊!一旦動武,官員會離心,官員一離心,這大宋還有什么?都散了呢!”
蔡襄看著多了些滄桑,沈安趕緊說道:“沒有的事,這是內部矛盾,哪里就動用武力了?您想多了,安心吧。”
蔡襄的身體看著不大好,甚至比包拯還憔悴。
他點頭道:“好,老夫知道你歸信侯主意多,包相在時就說你可辦大事。而且紙鈔也是你弄出來的,三司怕是沒人比你更懂吧?”
大伙兒都點點頭。
此事弄不好就會引發官員們的不滿,弄不好就會成為炮灰,所以沒人愿意接手。
官家派了沈安來,大抵也是覺得只有他不會顧忌這些。
好吧,死道友不死貧道。
沈道友,一路走好。
眾人的目光有些古怪,帶著些許憐憫,沈安見了也不生氣,說道:“某進宮一趟。”
他前腳才走,后腳三司里就炸鍋了。
“竟然是沈安來處置此事?那麻煩了。”
“那家伙心狠手辣,會不會下狠手?”
“想多了,這事兒牽扯到萬千官員,沈安沒那么傻。”
“就是,他是不差錢,可咱們差錢啊!弄紙鈔發給咱們本就是多余的,取消了多好。”
“取消怕是難啊!”
“若是不取消,咱們就去鬧。反正包相也不在,咱們趁機鬧一鬧嘛!”
蔡襄抑郁的看著這一幕,覺得自己怕是會為了包拯背鍋。
包拯回家休養,這是官家的命令。于是他蔡襄就接手了這一攤子,可大事還得交給宰輔們,他就是個空架子。
換句話說,他就是主持三司日常工作的炮灰,大事還輪不到他來做主。
他干咳一聲,那些官吏看看他,然后該干嘛干嘛。
“話說包相啥時候回來?”
“好像還有五日?”
“嘖!包相一回來,咱們的好日子可就沒了,要不……趁著現在鬧騰鬧騰?”
“沒錯,包相一回來,咱們怕是上茅廁都得小跑,所以現在該享受就享受吧。”
“是啊!想到包相的咆哮,某就覺著自己怕是活不長了。”
蔡襄再干咳一聲,這次那些官員們干脆連看都懶得看一眼。
悲哀啊!
老夫為何要給包拯打下手呢?
蔡襄覺得自己就是個悲劇,原先在泉州為官時多好,堪稱是如魚得水,可后來一朝被調回京城,他就變成了個悲劇。
包拯的脾氣不好,動輒呵斥,作為副手的蔡襄也難免會被殃及,真的是難熬啊!
而且包拯的氣場太猛,讓蔡襄的存在感很弱,弱到官吏們都忽略了他的存在。
不能做包拯的副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