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里如今那些學生還算是老實,就是每日那個什么早操沒人愿意去,都說太早了,而且是下狠手操練,沒幾個能承受。”
一個仆役在稟告書院的事兒,趙允讓就躺在榻上,阿蘇在后面給他撓背,老仆在邊上打盹。
趙允讓懶洋洋的問道:“咱們府里的那幾個如何?”
宗室改革對大宋的好處不言而喻,這樣的事兒趙允讓肯定會支持,他不但帶著人去打群架,把那群反對的宗室打趴下了,更是拎著幾個孫兒進了書院。
仆役說道:“郡王,府里的幾個小郎君……”
他有些為難,趙允讓冷笑道:“那幾個小畜生可是也一樣?”
仆役很糾結,覺得他老是罵畜生真的不好。
兒子是畜生,孫兒是小畜生,這一府人都是畜生,出去丟不丟人啊!
“是,小郎君們早上起不來。”
“還怕吃苦吧?”趙允讓對此洞若觀火,他舉手,阿蘇遞上一杯茶水。
喝了一口茶水,趙允讓嘆道:“怎么就沒有沈家那等炒茶好喝呢?”
沈安喝不慣現在的茶末,最后自己折騰了許久,弄出了炒茶,算是自得其樂。
那個年輕人,不滿意就會去改變,而且腦子里總是會有些奇思妙想,讓人擊節叫好。
可惜不是我家的人啊!
老趙摸摸自己微微凸起的肚子,心想自己要多活許多年才行,否則這個家怕是就沒人掌舵了。
他這幾年在觀察著兒孫們,想從中找一個能頂門立戶的,可看來看去,卻一個都不合適。
最后他想到了沈安。
若是嫁一個孫女給沈安,兩家就算是綁在了一起,郡王府以后有事沈安自然會出手相助。
可那樣不行啊!
娶了郡王府的人,這近乎于做了駙馬,對沈安的仕途影響太大了些。
從前唐覆沒后開始,無數人探討過關于它滅亡的原因,其中一條就是外戚。
那個楊國忠狗屁不懂,卻能做到柄國重臣,這樣的大唐不衰落何為?
有識之士們把目光放的更遠些,發現從前漢開始,外戚就已經成了禍害。
前漢時,劉邦前腳才走,后腳呂后就粉墨登場。呂氏一族牛叉到什么程度呢?幾乎取劉氏而代之。
其后還有什么竇氏、霍氏……前漢的外戚不是一個人在奮斗,他們前赴后繼,成功的在史書上留下了并不光彩的一頁。
而前唐的外戚也不甘寂寞,李淵自己本就是隋朝的外戚,算是外戚造反成功的典范,其后就遭遇了報應。
武則天一露面,就成功的讓前唐變成了臟唐,李世民、李治父子前后接納了她,這個算是兒子挖了老子的墻角。
而后武氏登基稱帝,果真是顛覆了大唐,幸而后來再度反復,否則前唐早就成了歷史煙云。
最后就是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李隆基,他成功的挖了兒子的墻角,把楊玉環弄進了宮中,臟唐至此登峰造極。
但報應來的也格外的慘烈。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馬嵬坡,美人香消玉殞,大唐也從此走上了下坡路。
而在本朝也出過亂子,當年仁宗年幼登基,劉娥垂簾聽政,甚至有人建議她改朝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