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為真理而死,死而無憾,這便是邙山一脈的座右銘!”
沈安代入了這個氣氛之中,正色道:“陛下,咱們早就弄出了火藥,可在臣之前,誰想到過持續去改進火藥,把它用于戰陣之上?”
眾人搖頭,韓琦糾結的道:“火藥軍中也有用,不過多是引燃,爆燃。”
“毒煙彈就用了,不過是用火藥來引燃那些毒煙。”
哎!
沈安很惆悵,覺得這個民族太和善了些。
火藥被傳到西方后,漸漸就變成了殺人的利器。
指南針傳到西方之后,就變成了航海工具,而航海的目的,依舊是殺戮和劫掠。
這個世界沒有和平,要想讓大宋長久昌盛,長久太平,就要不斷去擊破那些外部威脅。
而技術進步最明顯的時期就是在戰爭期間。
沈安在憧憬著未來。
當大宋完成了革新改造之后,將會把目光放到外部去,到了那時……
呵呵!
大宋的未來必然會從大海開始!
出海就會帶來收益,有了收益,無數人就會為之發聲,到時候大宋的觸角也會因此不斷延伸,直至發現西方世界。
想想……當大宋的戰船鋪天蓋地的出現在西方時,那些黑暗時代里的西方人會如何?
刀槍?抱歉的很,大宋喜歡用火藥,用罐頭來作為見面禮。
還有密集的弩箭,以及那些無堅不摧的刀斧手。
爽啊!
沈安心中歡喜,說道:“邙山一脈相信世間萬物都能改進,比如說刀槍能更堅硬,更鋒利。火藥會越來越厲害……”
這是個態度積極的學說,趙曙很喜歡。
他看了兒子一眼,問道:“書院那邊如何了?”
這是一個積極的姿態,沈安說道:“邙山書院那邊的教學沒有問題,學生們很勤奮,只需幾年,書院就能出來一批精通雜學的學生。”
“好!”趙曙歡喜的道:“朕想著幾年后就有一批知道這些道理的學生出來,就覺得大宋的未來可期。”
沈安打了個哈欠,昨晚上媳婦頗為主動,沈安大喜,于是鞠躬盡瘁了許久,精神難免差了些。
韓琦贊道:“看看沈安這般廢寢忘食的做事,臣不禁就想起了自己當年……如今朝中的年輕臣子不少,臣以為就該讓他們學習沈安的勤勉。”
“是啊!”趙曙也頗為贊許,“邙山書院,宗室書院,還有出云觀……沈安雖然沒有實職,可管的事卻不少,這般辛苦……朕也有些不忍,來人。”
包拯看了沈安一眼,覺得這小子絕對不是勤勉的性子,至于打哈欠,年輕人永遠都睡不夠,打個哈欠又怎么了?
陳忠珩上前,趙曙吩咐道:“沈安立下大功,朕心甚慰,宮中正好來了些好東西,多拿些送去。”
這么摳門?
韓琦覺得很糾結,這等有功不賞的情況還要延續多久?
他更擔心沈安會持續用打斷腿和犯錯去抵消功勞,以后會變成一個跋扈的臣子。
跋扈不好啊!
他覺得沈安就該和自己多學學。
“多謝陛下。”
沈安卻很坦然的接受了這個賞賜,然后陷入了沉思之中。
曾公亮見了就笑道:“這是在想著和誰有仇,然后去打斷他的腿嗎?”
眾人不禁大笑了起來。
“那邊如何了?”
趙曙看著城外方向,眾人也想起了張八年和聞小種。
……
月初,手中有保底月票的書友,爵士求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