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沈安卻不同。
趙曙心中微嘆,說道:“最近幾年……汴梁及周邊不少地方多了許多學堂,諸卿可知道?”
群臣愕然,不知道他為何提及此事。
“臣等知道。”
王安石對于教育比較上心,出班說道:“陛下,那些學堂建造的很堅實,請的先生也不錯。臣聽聞那學堂專門招收寒門子弟,不但免了學費,還包吃……”
韓琦說道:“那不是無名氏捐建的嗎?臣當時還說此人心腸極好,若是見了面,臣定然要和他把酒言歡,并把他舉薦給陛下。”
趙曙指著沈安,笑道:“此人便在此,韓卿可要向朕舉薦嗎?”
眾人瞬間呆滯了。
是沈安?
汴梁及周邊有人在匿名捐建學堂,那學堂建造的很是堅實,而且請的先生都不是濫竽充數之輩。
竟然還免學費,還包飯……
這樣的善舉讓不少人議論紛紛,可誰都猜不到背后那人是誰。
今日趙曙一說,眾人不禁感慨萬千。
韓琦沖著沈安拱手道:“老夫見過不少有錢人,那日子過得豪奢,美食不斷,美酒不絕,歌舞之聲通宵達旦……但安北卻甘于清貧,老夫不知為何,今日才知道你竟然有此善舉,羞煞了多少人。”
“當年你和元澤交好,老夫還說你少年得志,有錢有權,就怕會生出驕縱之心,誰曾想你竟然默默無名的捐建了這么多學堂,好啊!”
王安石看著沈安,突然笑道:“老夫以前時常在想,若是元澤有個穩重的兄長教導再好不過了,可惜他卻是長子。不過從今后老夫卻不再擔心這個,拜托安北了。”
這是把兒子托付給了沈安,你盡管出手教導,老夫絕不干涉。
這是極為信任的舉動,此后沈王兩家的關系就不同了,近乎于通家之好。
“老夫一直沒說話。”
包拯出來了,他看著劉展等人,冷冷的道:“沈家有錢,可誰見過他家驕奢淫逸了?是了,有錢卻不肯奢靡,那定然是胸懷異志……今日若非是陛下說了出來,誰知道沈安默默無聞的善舉?這些善舉在你等的眼中是什么?造反的證據嗎?”
劉展和幾個臣子低下了頭,只覺得渾身燥熱難受。
“陛下,這事吧,其實不是臣做的。”
沈安突然一句話差點讓包拯吐血,他很是赧然的道:“這事是當初大王提出來的,后來他投了大部分錢,臣只是給了一些,很少。”
包拯神色一松,然后老臉一紅。
他是太過憤怒,所以一下就爆發了,卻忘記了一件事。
這不是后世,在此時你捐建了許多學堂,消息傳出去后,那些學生會不會變成你的人?
而沈安巧妙的把趙頊拉了進來,這事兒就妥了。
趙曙要記情,記住沈安給自家兒子造勢的情義。
而沈安就擺脫了名聲大噪的煩惱。
除非他垂垂老矣,除非他不想在仕途上再進一步,否則這樣的名聲大噪還是少一些為好。
趙曙看著沈安,心中嘆息,“你……很好。”
官家又給沈安加分了。
劉展只覺得胸口發悶,難受的想咆哮。
本來沈安這事兒干的默默無名,這下好了,被揭露了出來,他沈某人的高風亮節和善舉在熠熠生輝,以后誰敢說他為富不仁,包拯就敢用笏板抽死誰。
關鍵是趙曙父子的感激,這個可是無價之寶。
有了這個感激在,以后沈安的仕途自然順暢,什么十年后可為宰輔,這事兒怕是要成真了。
在群臣的見證之下,這事兒真的要成真了。
這人的命真好啊!
“去看看。”
趙曙心情一好,病情就好了幾分,興致勃勃的帶著臣子們去看學堂。
就在內城的西南角有一家學堂,看著不打眼,等進去后,卻發現不簡單。
先生有些惶然的介紹著:“那邊是校場,每日學生都要出操。”
趙曙走過去,看著那些單杠雙杠有些好奇,就雙手搭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