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不禁又笑了起來。
大家的心情都非常的好,沈安卻正色道:“陛下,臣以為國之外交,第一在于實力,大宋若是有強大的實力,能不懼遼國,那么什么手段都只是錦上添花罷了。臣這等手段就是如此,大國之爭,終究還是要靠拳頭來說話。”
趙曙點頭贊道:“此言有理。大國之爭,靠的是拳頭,拳頭硬對方才能聽話,朕知道了。”
“你長進不少啊!”
趙曙贊道:“朕先前還擔心你會動手,誰曾想你竟然能抓住機會挑撥了兩國使者,讓大宋得了許多好處,好!”
韓琦說道:“兩國的盟約怕是要形同虛設了,如此按照西夏的性子,遼人若是出兵南下,他們最多就是屯兵邊境看著,若是大宋弱勢就趁機出兵,若是大宋強勢就會按兵不動,如此大宋就能專心對付遼人,好啊!”
趙曙點頭笑道:“確是如此,少了一個對頭總是好的。如此遼人便要麻煩了。”
出了大殿后,包拯和沈安走在后面。
“你此次算是立功了,不過西夏送的東西你果真沒動心?”包拯看著很是認真,大有你若是不說實話,老夫就能從這里追殺到汴梁城外的意思。
“不會動心。”沈安淡淡的道:“那些藥材……包公您不知道,那些西夏商人為了拿到香露和玻璃,什么東西都送,使者的那點東西,某還真沒放在心上。”
他這話說的很是自信,大有視金錢為糞土的豪邁。
包拯放心了,笑道:“年底了,回頭家里弄些羊肉饅頭,老夫親自調餡,弄幾十個過去,你記得讓果果少吃些,免得隔食。”
呃!
沈安笑道:“好。家里今年會弄些海貨,到時候做些菜,某讓人在最后一天送過去。”
“海貨?老夫卻不怎么喜歡。”
“那就山貨。”沈安一臉不差錢的豪邁,讓包拯差點忍不住想抽他一下。
……
“某喜歡海貨啊!”
蘇軾在皇城外遇到了沈安,沈安順口說了今年的禮物,蘇軾馬上就心動了。
“那就多送些過去。”沈安覺得這廝遲早有一天會吃成個大胖子。
“好。”蘇軾擺擺手,正準備走,突然回身問道:“某剛才聽到兩個使者打架,這里面有什么說頭?”
御史臺需要這些消息,御史們更是需要掌握這些消息,否則以后彈劾人就是無的放矢。
比如說在對外決策上,你作為御史不知道大宋和遼國如今的具體關系,那你怎么彈劾別人做出的決斷?
原先的歷史上,司馬光一路把大宋千辛萬苦奪來的地盤送給了西夏人,那些御史為何不做聲?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對大宋和西夏,以及遼國之間的關系判斷。
在當時的御史們看來,大宋和遼國、西夏之間保持和平最好,所以大伙兒就把臉一蒙,裝作不知道。
可現在卻不同了,大宋廢除了對遼歲幣,正是士氣如虹的時刻,誰敢行此事,那就是人人喊打。
沈安把里面最精髓的東西揉碎了說給他聽,最后說道:“此事對三國關系影響深遠,對大宋有莫大的好處。”
蘇軾笑道:“御史臺正在大討論此事,某這便去讓他們大吃一驚,也好積累些功績,為以后升遷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