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使來了。
遼使在京城瘋狂的叫囂,說是一旦大宋敢對西夏下手,大遼就會傾國南下,把大宋變成牧馬地。
“諸卿如何看?”
戰爭的腳步在漸漸逼近。
朝堂上也能感受到些氣氛。
韓琦抬頭道:“陛下,瘋狗狂吠罷了,北方咱們守住就是,無需管。”
曾公亮點頭,“臣也認為北方守住即可。”
“若是耶律洪基傾國而來呢?”趙曙擔心的就是這個。
“若是傾國而來,季節不對。”
今日群臣集結,殿前司都指揮使陳宏出班道:“如今是初冬,開戰當是春季,遼國必然糧草不濟。”
“不對。”司馬光出班道:“遼國應當有糧草儲備吧?”
遼國不是西夏,打到哪算哪,那是一個被中原文化影響很深的國家,應該有儲存的習慣。
“原先有不少,可今年遼國歉收。”張八年也有幸出席了此次議事,出班解釋了陳宏那話的依據。
司馬光的眼中多了一抹亮色,“不對吧?老夫怎么聽聞今年遼國風調雨順呢?風調雨順怎地會歉收?”
此次征討西夏,大宋內部并非是鐵板一塊,反對者不少,其中保守派人數最多。
保守派,也就是新政的反對派,他們反對征伐西夏。
——大宋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咱們蹲家里每日兩頓飽飯多爽,沒事玩玩四方來朝的游戲,這樣的日子多愜意啊!
——而更多的人是知道此戰太關鍵了,一旦大宋獲勝,革新派的威望將會直線上升,此消彼長之下,新政怕是會不斷推進。
所以戰爭從來都不是單純的攻伐,這里面蘊含著無數因素。有時候看似愚蠢的戰爭動機,可背后的起因卻無比正確。而有時候看似正確的戰爭動機,國內會有無數人想捅刀子。
這便是黨爭,從不講對錯,只論小團體的利益。
張八年看了他一眼,說道:“此事要問著沈郡公了。”
“和某沒關系。”
沈安在老位置上靠著柱子,覺得日子真舒坦。
包拯看了他一眼,沈安這才不情不愿的出來說道:“遼國今年是風調雨順,可架不住那些人沒心思種地啊!”
“什么意思?”
司馬光覺得腦子里有東西在繃緊。
“沒什么意思。”沈安呵呵笑道:“吃了大力丸,精神好了,身體好了,一口氣從南門走到北門都不喘氣,吃啥啥香……”
“大力丸?”司馬光這才知道自己先前為何那么繃緊。
“你……你果真用大力丸攪亂了遼國?”
大力丸在遼國肆虐的消息大伙兒都知道,當初不少‘君子’還說沈安的手段下作。可誰都不敢想象一個大力丸能讓遼國變成這樣。
如今呢?
沈安想起了當初自己被圍攻的事兒,不禁心情大好,“遼國上下被大力丸弄的神魂顛倒,到處都是想借著大力丸不勞而獲的人,還種什么地?經什么商?”
王安石不禁倒吸一口涼氣,“竟然能讓遼國如此嗎?這便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所謂上上之策啊!”
作為新扎開封府知府,老王最近很是春風得意,這不連這等議事都能來。
他來了,自然是要給沈安撐腰子的。
“陛下,當初臣說過對敵不只是征伐,還有許多手段,比如說大力丸,比如說貨幣,資本……無數手段可以打擊大宋的敵人。”
眾人看著沈安,一個聲音傳來,“臣怎么覺著沈安滿腦袋都是陰謀詭計呢?”
“哈哈哈哈!”
君臣不禁大笑。
趙曙說道:“滿腦袋陰謀詭計也不錯,只是別在大宋用,否則朕會頭疼。”
眾人又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