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司是帝王倚仗的最后力量。
大唐的侍衛多是貴族子弟,而大宋的親事官和親從官都是從軍中精心挑選出來的,身高要一致,站在一起看著就和成熟的麥浪一樣,賞心悅目。
皇城司掌管宮中的一切,一旦皇城司背叛,帝王就是甕中之鱉。
慶歷年間的那次謀逆把仁宗皇帝給嚇壞了,從此不敢再談什么新政。
趙曙繼位后留用了張八年,主要就是看中了他的武力值。
當宮中生變時,有這么一個好手在,加上曹太后,起碼安全無虞吧。
但不能讓一人專權,這不只是大宋,歷朝歷代都是這樣,所以皇城司里還有七位勾當管事,大家互相監督,互相牽制。
誰要是有本事把另外七人說動了,大伙兒一起造反,那沒啥說的,該死就死吧。
可現在那七人……不,六人,胡榭年還斷腿在家里嚎叫呢。
六人齊齊彈劾沈安,甚至暗示沈安和張八年有勾結,這個聲勢不小啊!
按照趙曙的了解,沈安會咆哮,然后和那些人駁斥。
可他咆哮之后卻選擇了辭官,這個很有趣啊!
“那張五郎……朕記得他在中京城悍不畏死,為大宋拿到了遼國和西賊談判的結果,堪稱是有大功于國。”
這個開頭不大妙。
蔣贊看了張八年一眼,見他依舊是冷冰冰的,不禁暗自琢磨著這人的路數。
作為先帝時就執掌皇城司的存在,張八年堪稱是老臣。
若是別的帝王繼位,定然是要換一批人,可趙曙卻不同,他幾乎不信任所有人,換誰來都一個尿性,所以才留用了張八年和陳忠珩。
而張八年在皇城司從不和其他七位勾當管事親近,獨來獨往,這也是保身之道。
只是此事他為何要站在沈安這邊呢?
這一點讓人不解。
張八年出班,“是,陛下,張五郎有大功于國。”
“在得知了消息之后,大宋方能從容的和遼人周旋,后續方能從容攻伐西賊。”
這話越發的不對了。
“那日張五郎去拿人,那些人說了什么?”
張八年正準備說話,趙曙卻冷笑道:“說朕是昏君!”
這皇城司里官家究竟是布下了多少眼線啊!
眾人心中凜然。
“你等以為這等人該不該拿?”
趙曙的目光不善,看來火氣上來了。
眾人低頭,“此等人罪該萬死。”
只是說了一句昏君,離罪該萬死遠著呢,最多是打一頓放了。
“可有人卻覺著他們罵的極好!”
“臣等不敢。”
皇城司的都跪下了。
趙曙森然道:“既然不敢,那為何悄然放了他們?”
完蛋了!
蔣贊知道官家這是確定了立場,胡榭年要倒霉了。
“胡榭年口口聲聲說什么張五郎純屬污蔑,可他做了什么?他受賄!”
官家連這個都知道?
沈安覺得這位帝王大抵一直在冷眼旁觀,就在大伙兒以為自己蒙住了他時,他反手一巴掌就把證據抖落出來。
“有人去求情,送了他一家店鋪!無恥之尤!”
趙曙罵道:“就和那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一般,口口聲聲說什么忠心耿耿,說什么兩袖清風,可暗地里卻藏污納垢,讓人惡心!”
完了!
官家竟然知道的這般清楚,誰還敢敷衍?
蔣贊等人心中一顫,擔心自己也跟著倒霉。
這便是站隊。
官場站隊要謹慎,一旦站錯了地方,打板子的時候你也跑不掉。
他們額頭漸漸冒汗,沈安卻恍如未覺。
既然早就知道了收尾,卻坐視張五郎被欺壓,這便是帝王嗎?
萬物皆可利用。
有這種心態的才是真正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