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正在頭痛之際,想到沈安的手段百出,就半信半疑的道:“要多長時日?”
現在他們擔心的就是雕刻速度太慢了,拖后腿。
“沈家正在測試,若是成了,以后天下書價將會……”
沈安微笑揮手,“下官在想著,若是這書的價錢能再低些,低到尋常百姓都能買得起,諸位相公以為如何?”
韓琦倒吸一口涼氣,“若能如此,這就是大功德,功德無量啊!”
“小子大言!”
曾公最近忙碌的不行,疲憊欲死,他以手托腮,怒道:“紙張耗費只是一回事,最耗費錢糧人工的就是雕版,難道你能憑空變出無數雕工來?而且那些雕工還得不收錢。”
沈安微笑道:“下官自有辦法。”
韓琦擺手,“如此你就去吧。”
沈安告退,宰輔們相對一笑,歐陽修說道:“你們別覺著沈安是糊弄人,想想他弄的那些東西,哪一個不是顛覆了認知的?以前咱們吟詩作詞,提及月宮必然就是蟾宮,必然就是嫦娥和兔子,還有什么桂花樹,咱們興高采烈的據此作出了詩詞,覺著意境很美。
喝多了時,老夫還喜歡舉杯敬明月,發千古之幽思。可等看到了真正的月宮后,老夫再也做不出月宮詩詞了。那些坑啊!”
月宮里沒有嫦娥和吳剛,也沒兔子和桂花樹,有的只是一個個的大坑。
在發現了這個事兒之后,大宋文人們驚訝的發現宰輔們竟然不再作和月亮相關的詩詞了,哪怕是八月十五,他們也只是默然。
“看吧。”
值房里漸漸安靜了下來,只余下翻書的細微動靜。
沈安一路回家,幾個匠人在前院燒東西。
“見過郡公。”
地面上有幾堆泥,一個匠人在不斷的攪合,不時捻一下。
“如何了?”
沈安蹲在爐子前面,看著里面在燒制活字。
沒錯。
這便是膠泥做成的活字。
在聽到那事兒之后,沈安就想到了這個。
小學初中都有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的教材內容,四大發明之一,讓人印象深刻。
一個匠人專心看火,一個匠人摩挲著手上的泥,“郡公,這東西好燒,比什么瓷器方便多了,只是燒出來干什么用?”
“你等莫管。”
現在還不是泄露的時機。
晚些黃春來了,帶來了一個沈安不愿意聽到的消息。
“郎君,畢昇此人沒找到。”
沈安無語。
他只記得活字印刷術發明于仁宗時期,可此刻大宋境內卻未曾聽聞有這個東西,讓人很是不解。
而畢昇竟然也找不到,難道哥身處的這個大宋不對?
瞬間各種奇怪的想法都冒了出來,包括玄幻選項。
他沉吟了一會兒,“懸賞,先帝時有個叫做畢昇的人,弄印刷的,找到此人的消息,確鑿,賞金五千貫!”
五千貫尋一個陌生人,這個手筆太大了吧?有這錢花用出去,都能在汴梁享受到人間仙境般的快活。
黃春甚至給了莊老實一個眼色,莊老實搖頭,表示郎君沒瘋。
“郎君,此人可是得罪了您?”
也只有這個說法了,否則一個從事印刷行業的百姓,哪里值當五千貫來探尋。
沈安負手,“此人有大功于世,有大功德!”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讓書籍和知識變得便宜了,普通百姓讀書的代價低了,為社會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樣的畢昇,沈安覺得可以稱之為半個圣人,那些沽名釣譽的所謂大儒們,連給他提鞋都不配。
消息馬上就出去了。
“五千貫?”
“對,沈家的莊老實親口說的。”
“那就沒錯了,沈郡公信譽卓著,五千貫不會打折扣。”
“畢昇,這個名字生僻,不容易出錯,去尋摸吧。”
汴梁乃是大宋的中心,天南地北的人都匯聚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