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身看著那些嚎哭的遼軍,說道:“大宋嚎哭了百年,天道好還,也該遼人哭了。”
京觀漸漸高大,看著蔚為壯觀。
一個堆尸骸的遼軍俘虜在上面失足滾了下來,再起來時竟然瘋了,撒腿就跑,狂呼亂叫。
楊都看著高大巍峨的京觀,不禁喃喃的道:“這便是殺氣啊!殺氣騰騰。”
一塊臨時弄出來的京觀石被運送了過來,幾個工匠等候在邊上,有人送上了毛筆。
沈安想了想,開始書寫。
他一邊書寫一邊說道:“有人說漢兒軟弱,這是無知。我等的祖輩從荒野上來,一路篳路藍縷走到了現在。這一路咱們遭遇了許多敵人,有天災,有外敵,但我們的祖先一路克服了這些艱難,讓漢兒之名響徹這片大地。
我們的祖先經歷過失敗,無數次的失敗,可每一次我們都能重新站起來,并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
周圍的將士們不禁站直了身體,目光炯炯。
“有人說,漢兒不尚武,那是大錯特錯,漢兒的武勇曾經讓周邊懾服。有人說,咱們該馬放南山,刀槍入庫,說這是先賢的話,可先賢的話更多的是激勵我等去積極進取!
無數先賢留下了不朽的思想,無數先輩用鮮血去踐行了這些思想,有人說該修生養息了,有人說大宋該過好自己的小日子,那么就讓他們來看看。”
他把毛筆一扔,說道:“十世之仇,尤可報也!”
眾人靠近,就見京觀石上墨跡縱橫。
“天道好還,蓋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順,雖匹夫無不報之仇。”
看到這里時,眾人不禁熱血沸騰。
“治平六年,大宋范陽郡公、龍圖閣待制領軍于此,大破遼軍。”
“百年屈辱,一朝而雪。敬告各方,十世之仇,尤可報也!”
王真朝握拳捶打著手心,滿臉漲紅的道:“好!好一個十世之仇,尤可報也!”
大宋被遼人欺壓了百年,如今一朝北伐成功,收復故土,這可不就是十世之仇,一朝得報嗎?
楊都閉上眼睛,“朝中有人反對北伐,該讓他們看看這話。”
許昌問道:“監軍,這話難道有什么來歷?”
楊都說道:“這話乃是文宣王所言。”
呃!
許昌愕然,“文宣王是誰?”
“不學無術!”楊都說道:“就是孔子。”
“那豈不是說,孔子都是贊同收拾這些對頭的?”
“你以為呢!”
楊都歡喜的道:“咱們的祖宗可不是慈善人,惹到了咱們,那就不死不休。只是后人無用,這才讓外夷得意。今日一朝功成,這是何等的暢快啊!”
“天道好還,蓋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順,雖匹夫無不報之仇。”
無數將士在念著這段話,目光中漸漸多了些不同的東西。
這是驕傲和自豪!
沈安見到這些,心中不禁歡喜不已。
大宋要什么來保護?
要的是認同。
要所有人認同這個大宋,并愿意去保護它,建設它。
如此,這個大宋才有可能長久昌盛。
想到這里,沈安吩咐道:“留下人手押送俘虜回去,其余人,跟著某回大營!”
……
幽州城頭,耶律休一直站在那里。
“相公,沒聲音了。”
在半個時辰前,遠方廝殺的聲音消失了,耶律休急忙叫來了耳力最好的人,讓他們仔細傾聽。
“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