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巨大的聲音就像是雷霆在轟鳴,低沉,卻格外的振奮人心。
“這是……無衣!”
一個孩子歡呼了起來,“我記得,我會背……”
他昂首認真的跟著唱了出來。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這是興于一千多年前的詩歌,縱使在千年后,依舊讓人心潮澎湃。
越來越多的人跟著唱了起來。
段西平驕傲的道:“大郎,二郎,千年前周室內訌,以至于外夷入侵,危在旦夕。當時的秦國,是秦襄公吧。對,秦襄公的封地就在附近,于是起兵共抗外夷!”
段濤讀書不行,但段峰卻不錯,他仰頭問道:“爹爹,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也有些這個意思。”
段西平點頭,“對,不管有多少紛爭,但當有外敵時,我等漢兒就該攜手抗敵!”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段西平父子三人大聲的跟著高唱起來。
耶律休茫然看著這一幕。
千年前嗎?
千年前的中原是什么樣的?
他恍惚記得有人說過什么……
千年前的中原很可怕,大軍頻繁出塞,打的塞外的諸部族紛紛往千萬里外遷徙。
那時的漢兒……
他看著那些高唱的人。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遼國在文化上早就被同化了,特別是在貴族和官員中間。
而且他們也有科舉,一樣要考試,一樣要借此為官。
所以他聽的懂這首詩的意思。
誰說我們沒衣裳穿,與你一起穿那件衣裳。修整我的矛戟,我們一起出發。
幽州城中的百姓都興奮的跟著大聲高唱。
這首詩出現的時機太好了。
在這個時刻,讓幽州百姓知道大家是手足兄弟,并肩殺敵的同袍。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讓我們并肩去廝殺!
城中爆發出了一陣巨大的歡呼聲。
城外,在等待的趙曙和宰輔們都被這震耳欲聾的歌聲給震住了。
城門那里,陳忠珩踮腳往里看,然后回身跑過來。
“陛下!幽州城里的百姓都在跟著唱呢!看著好熱鬧!”
趙曙微笑道:“朕聽著都覺著熱血沸騰,選的極好。”
韓琦嘆息一聲,“沈安說要唱什么歌,臣當時聽了就覺著不錯。”
可昨夜他聽到了營中的將士們在低聲唱歌,就說吵得很,聽了聒噪。
富弼冷笑了一聲,覺得此人果真是無恥。
連趙曙都覺得這位首相真的是讓人無言以對。
“陛下!”
城口處的親事官們突然分開,站成了兩排。
這是歡迎大宋皇帝陛下進城。
趙曙輕輕策馬,戰馬緩緩前行。
稍晚些后,韓琦等人跟了上去。
門洞里有些陰,還有些潮濕,趙曙不禁微微皺眉。
前方就是出口。
兩排親事官組成的騎兵在左右引導。
戰馬邁動著優雅的步伐走出了城門。
光明降臨。
“萬歲!”
無數歡呼聲。
以及無數揮舞的手臂。
這一刻。
這里就是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