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彪不在,已經前兩日秘密前往杭州。
金陵碼頭,燈火通明。
數萬兵卒,早已休整完畢。
在霍五的戰旗下,霍寶看到了幾個熟人。
賈演、賈源兄弟與史今,如今三人都在霍五帳下。
三人之前攻城有功,如今都是千戶之上,掛的是代參將的職。
雖說在霍五帳下,可是賈家兄弟與史今都統領了之前的人馬,有獨立的統兵權。
霍五記得兒子的話,曉得這幾位是有真本事,憑借戰功封為開國公侯,倒是樂意成全。
只是他們如今資歷淺,還不能獨自領兵。
幾萬兵馬過江,開始新的征途。
就是馮和尚部,也連夜開拔,悄無聲息離開金陵城。
金陵城內,士紳百姓還在議論昨日的榜單,還在議論修繕半月就完工大半的城墻,沒有幾家曉得,滁州軍主力已經開拔。
霍寶沒有去金陵書院。
他是答應了林師爺要去讀書,可也不是這個時候。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
自滁山火器出現的消息傳來,金陵這邊開始備戰,倒是也預備出不少軍需糧草。
只是這些夠一時之需,卻不夠“東征”后續。
如今已經是十月中旬,就算是江南,也開始天氣轉冷。
棉衣,迫在眉睫。
霍寶直接找了馬寨主“六叔,征用幾家大的織廠,讓織工趕制軍衣”
馬寨主聞言一愣,道“臨時弄這些,是不是來不及”
霍寶道“到時候地方有了,人有了,材料有了,就可以流水線作業”說著,又解釋了一下什么是流水線。
這個倒無需細說,因為軍糧加工那邊,如今就是半流水線作業。
不管是“方便面”,還是“方面粥”,都是半流水線,每日里就能加工出不菲數量的成品。
馬寨主聽得雙眼放光,直跺腳道“之前想到軍衣之事,只是因想著休養生息,不著急用,就沒有動用金陵地方人力,分配了滁州三縣百姓縫制棉衣如今旬月,得到的數量有限”
尋常百姓人家,一套棉衣要幾日功夫,水平還良莠不齊。
哪里有織廠織工統一生產線出來的快
“此事,還需宋大人配合”馬寨主道。
宋林是金陵父母,少不得他安排織廠征用之事。
等到宋林過來太尉府,聽聞此事,也是贊霍寶好主意“至于織廠,可征調賈、史、甄、王四家”
霍寶聽了,心下一動“王家,哪個王家”
金陵四大家族,賈史王薛,可才出來三家,還有一家“王”沒出來。
“前江寧縣尉所在的王家,論起來與王伍是族親也是金陵老姓”宋林道。
前江寧縣尉,是滁州軍打金陵時的降官之一。
霍寶莫名想起王家閨女那銀盤大臉來,心中一囧。
曲陽王家果然是與金陵王家有關聯。
只是史家、甄家、王家都是親滁州軍的,賈家如今可是不相干。
“賈氏兄弟不在,賈家那邊”
霍寶道。
宋林道“這次征用,正好以賈家為主,其他三家為輔”
霍寶瞪大眼睛“是那個賈三有錯處揪出來”
宋林點頭道“之前清理前金陵知府爪牙時有人咬賈三,只是無足輕重的罪名,也不是主犯,看在賈家兄弟面上,就沒有拿到臺面上說”
宋林與賈家兄弟有淵源,自然是偏著賈家兄弟的。
雖說賈家兄弟被除族,可一筆寫不出兩個賈來。
親生父子,沒有生死仇怨,不過是一個婦人從中挑撥。
如今賈氏兄弟有了倚仗,在宋林看來,賈老爺也當想著讓兒子們重新歸宗。
只是他沒想到賈老爺這般不知趣,上躥下跳的折騰,想要越過賈氏兄弟父子攀上太尉府。
甚至還挨個打聽霍五父子與諸將軍的婚事,抱著“妻之以女”的念頭。
宋林看在眼中,早就惱了。
就算霍寶不提征用織廠之事,宋林也要將賈三的官司翻出來,好好收拾收拾賈家。
霍寶沒有阻攔宋林的意思,只道“莫要太過了就好”
畢竟歷史上,這兄弟兩個最后還是歸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