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有一萬人列隊排槍射擊,一分鐘時間里也能打出十五萬發子彈,這還沒算威力更加恐怖的龍威炮呢!
不需要太多,只要一百門龍威炮橫在那里齊射,十萬騎兵恐怕還沒有跑到新軍面前就會徹底潰敗。
這也難怪當年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清廷的十萬騎兵沖鋒,被排槍打了個全軍覆滅,敵人才傷亡十幾個人了。
這種鋪天蓋地的槍林彈雨,碰著就死,擦著就亡,十萬騎兵沖鋒被直接打崩,似乎也不是很難理解了。
或許有人會說,無論是清廷,還是吳三桂,手下大軍中都有火器營,尤其是吳三桂手下的關寧鐵騎,在歷史上也是鼎鼎有名。
然而,關寧鐵騎雖然強大兇悍,打的滿清八旗大軍抬不起頭來,但朱晨浩卻不覺得關寧鐵騎能抗得過新軍的降維打擊。
雖然兩者同屬火器部隊,并且關寧鐵騎還是騎兵加火器的組合。
但是,他們面臨的并不是大軍數量的碾壓,而是超越了時代二百多年的火器碾壓。
無需龍威炮,僅是撞針式后膛槍的雷火步槍,就能讓這支在歷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關寧鐵騎灰飛煙滅,徹底成為歷史。
如果這個冷兵器與熱兵器對決的戰例,還不能體現撞針式后膛槍的威力,那就換一個戰例。
十九世紀,普法戰爭期間,普魯士用的是撞針式后膛槍,法蘭西用的是前裝燧發槍。下場是……法蘭西六十萬大軍被打爆了!
現如今,關寧鐵騎的火槍還是最原始的火隧槍,又如何能抵抗得了撞針式后膛雷火步槍碾壓?
只不過是朱晨浩謹慎慣了,所以有了雷火步槍也不愿意將鋼制盔甲放出去,如今有了龍威炮的加入后,他才放開了鋼甲的售賣。
當然,一副鋼甲可是真的不便宜,不二價,三百兩銀子一副,愛買不買。
至于成本價?
咳咳,大約、可能、或許、也許......接近三十兩銀子。
什么是暴利,這就是!
什么搶錢,這就是!
也不要覺得朱晨浩心黑,而是行情如此。
一副普通的覆蓋全身的鐵制盔甲還要一百五十兩銀子呢,他這鋼制盔甲,無論是性能還是防御,都遠超鐵制盔甲,賣三百兩咋了。
另外,鐵制盔甲之所以賣這么高的價錢,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盔甲打造起來不是一般的繁瑣困難,一副完整的盔甲往往需要一個鐵匠打造數個月之久才能鍛造完成。
就這你還別嫌人家慢,因為這還僅是鍛造完成,想要真正穿戴,還需要做些其他的處理,比如說紋邊,鑲金,染色等等,反正盔甲的造價那是絕對很高很高。
高到什么程度呢?
往往一個縣城守備軍中,都不見得能有一副完整的盔甲,即便是朝廷大軍,也僅有偏將之上的官員才能配備穿戴,屬于軍中大將的標配,普通的士兵,大部分都是皮甲或者布甲,亦或者用紙糊成的紙甲。
當然,漕幫的鋼甲肯定不會走人工細雕路線,完全是使用模具倒入鐵水調制而成,也沒有什么鱗甲,鎖甲、札甲之分,全都是亮橙橙的板甲,分量十足,絕不偷工減料,深受廣大顧客們的好評。
沒錯,是顧客們的好評,而不是顧客的好評。
朱晨浩兜售武器盔甲的對象可不僅限于平西王吳三桂,還有靖南王耿精忠,王尚可喜之子等人。
不僅如此,像天地會,幫派土匪,武林宗門,世家大族等,也會漕幫的暗中交易對象。
當然,這些勢力的購買量肯定沒有吳三桂他們大,卻勝在數量多,基本上只要有點閑錢的人家,都會購買一柄鋼刀防身,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買起兵器盔甲來,不是一般的大方,有時候比吳三桂他們幾個大客戶還要痛快。
不是他們想要造反,而是因為在這異族統治下,手里有刀有人有盔甲,心里多少也能放心點啊。
至少在刀架在脖子上時,也能反抗下不是。
嗯,就連朱晨浩也沒想到,這一不留神,漕幫就成了這天下最大的武器商,生意紅紅火火,不知讓多少人的紅眼珠子都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