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了韋小寶,朱晨浩敏銳的覺察到,鹿鼎記世界對自己的壓制再次削弱,好似肩頭卸去千斤重擔一般,整個人都輕松了很多。
朱晨浩不知道這屬于什么情況,不過世界壓制的削弱,對他無疑是一件好事,代表他能發揮出的真正實力會變得更強。
撐著一葉扁舟,從金沙渡口順流而下,進入長江,然后途徑宜賓,岳陽到武漢,然后從武漢騎馬前往京城。
朱晨浩快馬加鞭,僅用了短短不到十日時間,便從云南返回了京城。
同樣的,在這十天里,也是風云變幻,整個天下徹底動亂起來。
首先是差點絕了后的吳三桂,在韋小寶閹了吳應熊后,徹底爆發了,要親自發兵前往京城,為吳應熊向康熙小皇帝討一個公道。
朱晨浩剛剛返回京城,朝廷便接到云南方面傳來的八百里加急快報。
卻是云南巡撫朱國治得知朝廷欽差大臣韋小寶閹了平西王世子吳應熊后,當即知曉大事不好,所以派人快馬加鞭將消息傳遞到京城,并提前做了預防吳三桂起兵的準備。
可惜,吳三桂的實力太強了,整個云南都已經成了吳三桂的國中之國,朱國治的稍許準備根本就沒有起到絲毫作用。
不,也不能說沒有一點作用,最起碼,他將吳三桂起兵反叛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快報方式傳了出去。
不得不承認,吳三桂的勢力非常之強,云南提督張國柱、貴州巡撫曹申吉、提督李本深等,這些都是吳三桂昔日下屬。
在正式起兵之前,這幾人更是派出特使前往云南,參加了吳三桂舉行的起兵會議。
待吳三桂殺死云南巡撫朱國治,拘捕了按察使以下不順從的官員,發布檄文,自稱“原鎮守山海關總兵官,今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佯稱擁立“先皇三太子”,興明討清,蓄發,易衣冠,傳檄遠近,致書、靖南二藩及各地故舊將吏,并移會臺灣鄭經,邀約響應后。
云南提督張國柱、貴州巡撫曹申吉、提督李本深等當即響應吳三桂反叛,短短不到幾日,四川、陜西、貴州幾省,就落入吳三桂手中,再加上作為吳三桂老巢的云南,差不多半個西南都在吳三桂的掌控之中。
除此之外,兩廣的尚可喜、耿精忠也是三番中人,等到朝廷接到吳三桂起兵反清的消息后,兩人已經開始起兵響應。
整個天下,瞬間風云動蕩。
而此時的滿清朝堂之上,尚且為是否削藩爭論不休,待到吳三桂起兵消息傳來,瞬間一片嘩然。
并且當他們了解到吳三桂提前起兵的原因后,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尤其是康熙小皇帝,當他看到云南方面傳來的密報后,在早朝上,更是怒火攻心,被氣得當場吐血昏迷了過去,一時間朝堂打亂。
而后幾日,吳三桂叛軍勢如破竹,徹底掌控西南,開始進據湖南澧州等地,廣西孫延齡、四川吳之茂、福建耿精忠、太晚鄭經度、廣東王輔臣等相繼起兵叛亂,短短不到幾天時間,天下便已經烽煙四起,好似剛剛入主中原才十幾年的大清朝,一朝就要亡了國一樣。
最關鍵的是,康熙小皇帝在接到吳三桂叛亂和韋小寶身死的消息后,怒火攻心一病不起,讓整個朝堂上空都籠罩了一層厚厚的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