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雖有風波,卻難撼天時,三百國運,非一朝一夕所能揮霍。”
張九功悠悠道,他并沒有正面回復朱晨浩《荀子·天論篇》的詢問,因為這個問題根本就沒辦法回應。
就想你永遠都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一樣。
更何況,張九功雖然能覺察到天命的存在,卻根本無法證實,更不可能把天地意志拉出來打朱晨浩的臉,所以只能從另一個角度回應對方。
所以他就把《易經》搬了出來。
《易經·乾卦》元、亨、利、貞。
“潛龍”就不要說了,隱喻事物發展之初,亦或者還沒有成長起來之前。
勿,否定語,不要意。
勿用,不要張揚,應低調行事。
他也沒說世間有沒有天地意志或者天命存在,更沒說朱晨浩起事能不能成功,而是用“潛龍勿用”一詞來告誡對方,目前要低調,不要張揚,現在天下雖然動蕩,但是大清的江山還穩健的很,還不是搞事情的時候。
滿清三百年的國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揮霍完的。
朱晨浩聽到張九功推脫,非凡沒有失望,反而有些欣喜。
因為他發現這個世界的道門還是有些本事的,竟然推算出滿清能有三百年國運,雖然不知道他們具體是怎么推測出這么一個結論的,但某個偉人不是說的好嗎,甭管他黑貓白貓,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貓。
既然道門有人能推算出滿清國運,那么是不是就代表著這個世界的道門秘法是真的存在呢?
朱晨浩要求也不高,沒想過騰云駕霧,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等仙家神通,隨便來些風水術,相術,望氣術等凡人手段就行。
尤其是望氣術,朱晨浩可是垂涎的很。
他若能修的望氣術,能觀人氣運,以后對付主角什么的,豈不是就能更加得心應手了。
也不用通過各種方法消磨測試主角身上天命了,只需要偶爾觀察下主角的氣運,在主角氣運最低時給他來個背刺致命一擊就可以了。
所以說,望氣術才是反派們的必備神技,朱晨浩做夢都想學。
想到這里,朱晨浩也懶得繼續跟張九功打機鋒了,畢竟在這方面人家才是專業的,要不然也混不到“張老神仙”的稱號,跟人家引經論典打機鋒,朱晨浩到底差了些。
“不瞞張老天師,晚輩此次前來,卻是有一事,不對是有幾件事相求。”
因此,朱晨浩就直接說出了此次前來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為了一件事而來、不對是為了幾件事而來。
本來是一件事的,只是誰讓人天師府張老天師是真的有本事呢,所以一件事也就變成了幾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