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是朱晨浩不問這個問題,他才感到奇怪呢,淡淡道:“有路!”
“路在何方?”
“路在神!”
“神?”
朱晨浩再次聽到這個字,不由皺眉,起身朝張九功恭敬的行了一個師禮:“還請老天師解惑!”
達者為師,朱晨浩雖然驕傲,但對真正有本事的人,還是非常尊敬的,更不要說此時此地,是他在虛心向張九功請教了。
張九功大大方方的接受了朱晨浩這一禮,而后回答道:“此‘神’,為精氣神之神,亦為神魂之‘神’,更是道家所言之‘陰神’,武道修行,意至極,可打破虛空,可見神!”
對于“神”,對于武道大宗師之后的路,張九功沒有絲毫的隱瞞,將自己的感悟,將自己查到的有關“神”的描述,都講了出來。
在這一刻,朱晨浩對他而言,不僅是一個晚輩,更是一個道友。
張九功相信,無論是朱晨浩找自己問道,還是找另外幾人問道,他們都會毫不吝嗇的解答和指點。
這不是因為武道大宗師心胸開闊,而是因為,求道之路,孤獨且崎嶇,若能有一道友出現同行,又是何等幸事。
當然,這也是在低武世界,真要到了高武世界或者仙俠世界,武道大宗師也不過是小卒子罷了,哪有資格稱孤道寡論道稱友,跟鹿鼎記世界底層江湖人士一樣,只不過是艱難求活罷了。
然而,低武世界雖然有著諸多的缺點,但是,也正是因為天地的限制,讓他們能在修為境界不高時,體驗下當大佬的感覺,指點江山,俯視天下,感悟滾滾紅塵,獲得精神和心靈上的感悟和提升。
一旦他們有機會跳出世界的樊籠,便會如何潛龍出淵一般,騰飛九天,綻放出自己的光彩。
因為鹿鼎記世界本身的限制,武道大宗師已經是這個世界的極限,所以張九功對“神”的理解,也僅是自己的感悟,以及天師府歷代收藏的武道大宗師感悟,并不能確定這些感悟的真假。
不過有一點他可以確定,那就是“神”是真的存在的,同樣的,武道大宗師之上,也是有路的。
一個講,一個聽,一個問,一個答。
不懂就問,不認同就講出來,或是爭論,或是探討,如此不知不覺間,一個下午的時間就過去。
無論是朱晨浩還是張九功,都收獲巨大,連帶一旁站著聽兩人問道論道的當代天師張洪仁都受益匪淺,只覺得武道大宗師近在眼前,只差了那臨門一腳便可突破。
接下來一連十數日,朱晨浩都在天師府中度過。
沉迷學習,不可自拔!
天師府的藏書太多了,尤其是道家典籍,無論是正一還是全真,無論是內丹,還是外煉,亦或者是山醫命相卜等旁門傳承,可以說,只有朱晨浩想不到的,沒有天師府未收藏的。
即便朱晨浩過目不忘,入眼即會,看過一遍就能理解,他也花了十數日,才將天師府藏經樓中的典籍粗略翻閱一邊,未能抽出時間真正鉆研學習。
他倒是想住在天師府不走來著,奈何時間緊急,為了京城之事,他也只能忍痛離開,邀請張九功一同前往京城,為他媳婦準備轉運風水大陣。
嗯,他絕對沒騙張九功,真的只是為他媳婦準備轉運風水大陣的,龍脈國運什么的,那都是順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