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的韃子真可笑,真可笑。
千軍萬馬入中原,皇位也就二十來年;
如今出了個圣母太皇后,要做唐宗李氏的武則天。
你道這圣母太皇后是何人?
嘿,我偷偷告訴你呀別外傳,別外傳。
這位的身份不簡單,視那天下的男兒若等閑。
聽說云南有個神龍教,易容的功夫不一般。
千年出了個神龍女,直把韃子的江山換了天。
換了天......”
仿佛像一陣颶風,一首名為《神龍女》童謠在繁華卻又寂靜的京城中飛快傳播。
如此大逆不道的謠言,讓整個京城無論男女老少,無論滿人還是漢人,都一片嘩然。
尤其是那順天府尹,更是急白了頭,發下言令,禁止所有人傳唱《神龍女》,若有發現必當按照造反嚴查嚴辦。
只是有時候,越是官府禁止的東西,民間越是流行,更不要說,一首《神龍女》,其內蘊含的東西太多了。
滿人心中驚疑不定,漢人心里同樣升起一種莫名的期盼。
正如歌謠所唱,如今滿清入關才不過二十來年,漢人心中的血性還沒有被磨滅,滿人的欺壓早就讓他們苦不堪言。
所以他們聽到當今圣母太皇太后有可能是漢人的神龍女,非但沒有怨言憤怒,反倒是振奮不已,恨不得事實真的想歌謠中所唱的那般,神龍女化身武則天,從滿人手中奪回漢家的江山。
只是相較于底層的漢人百姓,清廷的滿朝文武達官貴人們想的就有些多了。
他們聽到這首《神龍女》的歌謠后,第一個念頭就是有人想要造反,所以才會從圣母太皇太后的身份上做文章。
隨后的第二個念頭,便是這《神龍女》的歌謠所言究竟是真是假。
正所謂無風不起浪,空穴不來風,幕后那人都將那圣母太皇太后的跟腳出處抬了出來,若說是憑空捏造,這未免也太過細節了吧。
眾所周知,很多事情都經不起查探,尤其是越細節的問題,越是經不起盤查。
那流言背后的人,把云南神龍教抬出來,豈不是說明,他們根本就不怕人查嗎?
如此一想,這里面的含義就多了去了。
那么問題來了,當今龍椅上坐著的那位,究竟是真的圣母太皇太后呢,還是假的圣母太皇太后呢?
對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打算。
............
裕親王府!
和碩裕親王,大清世襲王爵。
康熙六年,世祖章皇帝福臨次子福全,被封為和碩裕親王,未得世襲罔替。
“啪!”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本王早就覺察到那妖后不對勁了,卻沒想到竟然有人敢冒充我大清的太皇太后,并且還對我滿清皇室動手,說的不得我那皇兄就是被這妖后害死的。”
“該死,真的是該死!”
書房內,裕親王福全將桌案上的花瓶砸了個粉碎,紅著雙眼,發出一聲聲的怒吼。
“冷靜!”
突然,一道蒼老的聲音在書房中出現,制止了福全的無能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