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就算再危險,我們也要跟你一起去!”
陸錚擺了擺手,低喝道:
“不用多說了,礦洞之中有風傳出,里面應該四通八達,很容易受到埋伏暗算。我一個人目標最小,有什么情況也能及時退走,你們在外面等待就好。”
埋伏暗算?
孔維等人心中微微一凜,隱約明白了陸錚的意思,臉色微微變化:“他們難道敢......?”
陸錚冷笑一聲:“小心無大錯,有備才能無患!”
這礦洞里不僅僅疑似人頭飛廉的可怕邪異種,還有剛剛進去的赫連啟。
剛才他與這個貴胄子弟針鋒相對,可以說是已經將其得罪。
對方在外面或許不敢怎么樣,但是到了這漆黑不見底的礦洞之中,誰也無法保證對方會不會心生惡念,搞出什么陰謀暗算、設計坑殺的事情來。
而對方如果真敢這么干,一個五境烘爐境的強手,外加手下四個三境巔峰的高手,他們這支小隊除了他恐怕都要面臨滅頂之災。
但是若是他一個人進去,既沒有任何牽制,又可以放開手腳,是走是留全憑心意,自然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老大,還是你考慮的周全。”
身為監察部的成員,沒有一個人是蠢貨,同樣也意識到這一點的孔維五人對視一眼,深吸一口氣:
“既然如此,我們就在外面等著你。”
“老大,務必小心,若是有什么突發情況,可以火雷為信,我們立馬發信號!”
陸錚微微一笑,“放心。”
說完,他第一時間吹滅了手中的火把,轉身宛如一個幽靈,悄無聲息的掠入了漆黑的礦洞之中。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河上公注:“人當法地安靜柔和也,種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勞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動,施而不求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取。道清靜不言,陰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性自然,無所法也。”王弼注:“法,法則也。人不違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也;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于自然無所違也。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用智不及無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無形,有儀不及無儀,故轉相法也。道順自然,無故資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所以為主,其一之者,主也。”可見,“法”此處并非法令制度,而作動詞“效法”之意。《道德經》第25節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據帛書記載,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俗理解為,道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不是把道與自然對立起來,道是終極的、絕對的,沒有“外”,所以“道”就是“自然”。“自然”這一概念在老子的學說中一般有三方面構成,即一是不干預,自由發展,二是不勉強,三是出于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