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測試弓箭的射程了,十步、十五步、二十步,基本上都沒什么問題,不論是精準度還是力道都還可以。
但到了二十五步之后就出現問題了,不僅僅箭道飄了,精準度下降,就連力道也軟綿綿的,沒了殺傷力。
而且這種力道用來射一些野雞野兔什么的自然沒什么問題,但是遇到一些大一些的獵物作用就不大了。
對于自己制作的簡易版弓箭也有了幾分了解的衛允,就拉著一旁的姐夫丁健開始練箭。
兩人在山上練了一個多時辰,然后才踩著返點回了家。
晚上,在衛允手把手的指點下,丁健也成功的制作出來了一張嶄新的簡易版復合弓。
第二天,兩人又跑到山上去練箭,唯一有些遺憾的是,樹皮搓成的弓弦強度不夠,在衛允射了一百多只箭之后,就直接功成身退,斷掉了。
然后還是丁健想出了辦法,從山里找來另外一種樹皮,摻入細麻絲,揉制成了一種新的細繩,用這種繩子做出來的弓弦,強度要遠勝于先前的那種。
堅持射到四百只箭之后,弓弦沒斷,弓身倒是出現了裂紋,終究只是簡易版的,沒有經過任何的特殊處理,能夠堅持這么久,已然超出了衛允的預料。
接下來幾天,丁健開始拿著柴刀上山砍柴去了,天氣已經越來越冷,等在過一段時間說不定就會下雪了,到時候肯定不方便出行,家里必須要儲備足量柴火和木炭才行。
衛允也跟在丁健的后面,背著他那張簡易的反曲弓,帶上裝著近二十枝竹箭的箭囊,背著一個丁健遍的竹簍,也上了山。
可惜的是,丁健砍柴的地方并不是很遠,也沒有什么野物出沒,衛允也因此沒了出手的機會。
不過五六天的功夫,家里頭的柴房就已經被兩人給堆得滿滿當當的了,衛允又跟著丁健連燒了好幾窯的木炭,足夠家里度過整個冬天了。
留下了足夠家里度過整個冬天的木炭,剩下的一大半都被丁健拉去揚州城里賣了。
現在已經快到冬天了,城里那些個大戶們正是儲備炭火的時候,丁健的三百多斤木炭,其中品相好的足足有二百多斤,以十二文一斤的價格賣了近三兩銀子。
剩下的一百多斤差一些,以八文一斤的價格賣了近一兩銀子。
能賣這么多,主要是丁健燒炭的手藝好,出來的木炭品相好不說,而且很耐燒。
這一次燒炭,前前后后加起來總共花了近二十天的時間,卻掙下了足足四兩銀子,這可差不多相當于一畝良田一年的出產了。
距離年關也越來越近,終于在臘月二十九這天,天上飄下了如同鵝毛般的大雪,整個稻香村,變成了一片銀裝素裹的美麗田園。
整個天地,一片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