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把東西都搬完,牛趕到后院的牛棚里頭,喂上新鮮的草料之時,已然是申時末。
小衛氏進了廚房,燒起了好,準備弄晚飯了。
衛允讓丁健把今日他買的那一副豬下水取了出來。
指點著丁健用面粉加鹽的方法,把臭烘烘的豬大腸翻來覆去搓洗了好幾遍,把附著在內側的油花摘干凈之后,一副新鮮出爐,告別了腥臭的豬大腸就面世了。
丁健性子憨厚,只知道按著衛允說的去做,并沒有疑惑衛允為何會知道這些東西。
倒是小衛氏,不解的問了衛允。
衛允推說是從一本游記里頭看到的法子,小衛氏便沒有繼續深究。
然后又按著游記上記載的法子,指點了小衛氏炒了個爆炒肥腸和爆炒腰花。
小衛氏又接著弄了個豬肺湯,炒了個雞蛋,在配上香噴噴的白米飯,一頓豐盛的晚餐就完成了。
鐵鍋炒菜在大周朝興起不過數十年,還未形成什么區域特色明顯的菜系。
那些個什么花樣都還只是在上層社會和那些個大城市里頭流傳,類似于稻香村這種處于社會底層的農人們,有個熱菜,有一頓熱氣騰騰的干飯吃,能夠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哪里還有錢財和精力弄這么多的花樣出來,又不是那些個錢財多的堆不下的權貴人家。
“對了允哥兒,你還沒說買那么多酒和粗鹽干什么呢?”剛吃過飯,小衛氏忽然想起了衛允今日的大手筆,便問了起來。
衛允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神秘一笑,問:“二姐,家里頭可有細紗布?”
小衛氏點點頭,紗布粗布這些常用的東西家里頭的倉庫自然儲備的有。
“你要多少,我去給你拿!”
“不用太多,我需要六塊細紗布,每一塊的長寬都在半尺多一點左右就夠了!”衛允想了想,說了個大概的尺寸。
至于怎么裁剪最省布料,那就讓小衛氏自己去琢磨了。
衛允又對著丁健道:“姐夫,你幫我找兩截竹筒和一點碎碳出來!”
丁健點頭應下了,剛走到堂屋門口,就被衛允給喊住了。
“對了姐夫,竹筒要兩截就夠了,兩邊都要通的!”丁健應了聲好,扭頭便出了堂屋。
木炭和布料糧食一樣,都存在家里的庫房里頭,就是衛允需要的竹筒需要現做。
然后衛允自己跑去廚房,拿了兩個木桶,其中一個裝了大半桶的水,抱著鹽罐子回到了堂屋。
院子里頭響起了丁健砍竹子的噼啪聲,不一會兒,夫妻二人便分別帶著紗布,竹筒,還有碎碳進了堂屋。
將東西放在桌上,小衛氏便問道:“還需要些什么?都一道兒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