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富庶,相對而言,各方勢力自然也更加的錯綜復雜,想要做出政績來,若沒有幾分本事,還真不行,想要做的突出,那就更難了!
嶺南偏遠,多少數民族,且與大理、交織等國交界,環境極為惡劣,治理不易,。
東部沿海地區,因這些年海運逐漸發展起來,帶來的財富絲毫不遜色于富庶的江南,乃是朝中百官爭破了頭也有搶著去的地方。
若是想要賺錢,那東部地區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可這幾處地方,都不是衛允想去的,那么剩下的,就只剩下東北,北邊,以及西北三個區域了。
東北與西北皆與遼國交界,此時大宋的軍力比起遼國,還是略有不如的,所有兩國之間承平已久,但邊防重地,自己不過一個區區十五歲的稚子孩童,只怕是沒那么容易混到這兩地的差事。
那剩下的就只有一個西北了。西北苦寒,雖與西夏相鄰,但卻又長城和重山峻嶺為依托,是以西夏若是想要南侵,便只有那么幾條路可以選擇。
延州乃是邊疆重鎮,是防止西夏的東進的要害之地,乃朝廷首要,衛允一個剛剛做官沒多久的信任,自然不敢奢求,但延州往西,還有秦風和永興兩路,卻皆可作為衛允的選擇。
衛允如今正在翻看的,便是先朝一位大儒游歷西北之時所作的游記,其中記載了西北不少地方的風土人情,還有地勢地貌,里頭還畫有幾張簡易粗糙的地圖。
下午申時二刻左右,翰林院中,忽然來了一個拿著浮塵的中年太監。
“李公公怎么親自來了!可是官家有什么吩咐?”掌院學士孫大人一見到這位公公,便有些驚訝的迎了上去。
李公公沖著孫大人拱手道:“老奴見過孫學士,也不是什么大事兒,就是官家在御書房坐著有些悶了,想傳一位大人前去隨侍,讀些詩書,順便考校提點一番!!”
孫學士道:“下官這就讓王編撰跟著公公去御書房!”說罷,就要吩咐身旁的人去喚王離。
王離乃是大周朝第一位三元及第,總是是在翰林院這等清貴之所,也是頗被看中的,以往但凡御書房那邊若有傳喚,孫學士一般也都是讓王離去的。
不想,今日卻有了例外:“孫學士且慢,這一次官家可是張了金口,讓咱們的衛探花去御書房隨行侍讀呢?”
孫學士一愣:“衛探花?公公說的可是衛允衛編修?”
李公公亦或者看著孫學士,問:“翰林院中莫非還有第二個衛探花?”
“自是沒有的,公公稍候,本官這就著人把衛編修叫來!”孫學士道。
李公公微微點頭:“勞煩孫學士了!”
孫學士拱手道:“此乃分內之事,公公不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