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的小桃和丹橘帶著幾個小女使緊隨其后。
次日早朝,商議的依舊是西北的戰事,如今西北戰事膠著不下,沈從興已然和英國公會師之后,二十萬大軍陳兵榆林沿線,為延州之屏障,將西夏大軍阻攔在榆林一帶,不得入內,使得延州這個三川要塞暫時安全。
而且就算是榆林一帶的防線崩潰了,以英國公的睿智,定然會帥軍退守延州,延州乃是三川要塞,若是不能破延州,那西夏大軍便絕無法攻入三川。
只是二十萬的補給輜重,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除了這些,早朝之上還討論的事情就是如何擊破西夏大軍,以解決此事西北危機了。
不過這事兒你一言我一嘴的,百官們爭了個面紅耳赤,卻依舊每個結果,衛允對此倒是沒有發表任何看法,大戰發生在西北,距離汴京足有數千里之遙,而且滿朝文武之中,有誰打仗能比得過英國公,比得過顧廷燁,比得過沈從興。
什么一人計短兩人計長,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的,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兒。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如今朝堂之上的諸公書讀的不少,可真正的戰場,有誰見過,一大群人在這兒紙上談兵,而且還只是根據前線傳回來的零星軍報,便在這說什么想辦法打退西夏。
照衛允說,還不如安安心心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努力的維護朝政穩定,安撫民心,發展經濟,想著怎么改善民生,增加稅收,增強國力,努力替那些專業的人士做好后勤的工作才是正理,明明不懂卻還要在那整個面紅耳赤的,平白浪費那么多的時間和腦力,純屬是顯得蛋疼,話本故事看的太多了。
不過這話衛允可不敢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出來,如今百官們群情激憤,十分難得的沒有互相撕扯,而是同仇敵愾,上下一心,共同面對西夏這個敵人,衛允樂得見到這樣的情形。
左右如今大軍的統帥是衛允的岳老子,英國公行軍打仗的本事便是在整個大周,那也是排在前列的,有他老人家坐鎮西北,說實話,衛允是真放心。
更何況還有一路奇兵正在朝著西夏逼近,以顧廷燁那家伙的狡詐程度,絕對會給西夏來一個意想不到的大禮。
早朝一直持續到辰巳之交才堪堪結束,前線又傳來催糧草的軍報了,永安帝和太后下了旨意,戶部這邊又有的忙了,而且如今已然到了秋收的季節,稅收的事情也是時候開始準備了。
一大堆事的事兒一塊兒砸了下來,出太和殿的時候,衛允的腦袋還有點暈乎乎的。
走過一道宮門,一個中年太監就快步走了上來,“衛侍郎請留步!”
衛允停了下來,疑惑的看向這個陌生的中年太監,拱拱手道:“這位內侍大人是叫本官?”
中年太監不咸不淡的沖衛允躬身禮道:“衛侍郎,太后娘娘請衛侍郎前去覲見!”
“太后娘娘?”衛允愣了一下,隨即便反應了過來,上次衛允在早朝之上反對太后垂簾聽政的那番言論,是絕不可能不傳入太后的耳朵里的,如今太后驟然召自己覲見,只怕是秋后算賬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