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卻忘了她自己的身份,她并不是皇帝,她只是個皇太后,而且還只是一個繼母,與如今的皇帝趙宗全之間的關系并不親厚。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變化會一步一步的加大,一直到滋生出野心的那一刻!
不過衛允對此倒是樂見其成,甚至于他還很樂意在后面推曹太后一把!
“大娘娘謬贊了,微臣不過中人之姿,只有些許小聰明,如何稱得上能臣。”衛允頗為謙虛的說道。
曹太后笑著道:“衛卿過謙了,此番若沒有錦衣衛拼死傳回的情報,令英國公一早便有了準備,只怕便會被西夏大軍打一個措手不及,而且朝廷的支援只怕也沒那么快趕到,彼時的局面,是怕要比如今艱難上無數倍,此戰若是勝了,衛卿當居首功!”
衛允忙道:“大娘娘謬贊,微臣愧不敢當,錦衣衛乃是先帝一力支持,命臣組建而成的,若非先帝早有先見之明,料定了西夏狼子野心,定會趁先帝駕崩,新帝繼位,正值政權交替之機,入侵我大周,犯我疆土,命臣早做防備的話,諜報司也不可能如此及時的將消息傳回,讓西北軍一早有了準備!才不至于被西夏大軍打的猝不及防,若是當真論功行賞的話,依臣看來,這首功必須由先帝來領!”
“是啊!”曹皇后微微仰首,發出一聲嘆息,頗為唏噓的感慨道:“先帝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早在數年之前,便已經為身后之事開始做準備了,哀家還記得,當時先帝下令組建錦衣衛之時,朝中還有不少的大臣出言反對,懇請先帝三思而行,還是先帝力排眾議,直接下旨命衛卿組建錦衣衛。
那段時日,都察院的官員們可沒少因為此事在朝堂之上和先帝諫言,各種勸先帝收回成命的折子從未斷過,先帝還為此事頭疼了好一陣子呢。可如今再看,方知先帝究竟是何等的英明。”
衛允也跟著頗為感慨的道:“大娘娘說的極是,先帝之英明神武,世之罕見,天下間無人能及!”
說起錦衣衛,曹太后忽然來了興致:“衛大人手底下的錦衣衛諜報司竟然連西夏出動二十萬大軍如此機密的情報都能探知,不知如今可有探得其他的什么情報?”
衛允搖了搖頭,頗為無奈的道:“回大娘娘,上次將西夏大軍即將入侵西北邊境的情報傳回,北鎮撫司的諜報司一處便損失了將近三成的人手,微臣擔心西夏會因此事而大力搜捕其在西夏境內的諜子,造成無端的損失傷亡,便一早下了命令,讓一處的諜子都暫時蟄伏起來,待這一陣的風頭過去了,再見機行事!”
曹太后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道:“此事衛卿所言極是,如此軍機大事外泄,西夏朝堂定然震動,此時若是再有動作,萬一曝露了行蹤,拽出蘿卜帶出泥,錦衣衛花費了那么大力氣才埋下的暗子,若是就此損失,確實有些得不償失!”
衛允道:“而且此番北鎮撫司的郭鎮撫也在軍中,有郭鎮撫統轄邊境內外的諜報司暗探,相助我朝大軍,傳遞一應軍情信報,咱們便等同于掌握了先機,英國公和伏老將軍又是百戰老將,領兵的經驗何其豐富,又有似威北侯,顧指使這般的猛將在側協助,此番與西夏的大戰,咱們大周定然能夠取勝!”
曹太后先是點了點頭,可隨即眉頭卻忽然皺了起來,說道:“西北已然投入二十五萬大軍,哀家如今就擔心若是遼國趁此機會,與西夏結盟,共同進犯大周的話,以大周如今的實力,同時兩個方向開戰的話,只怕是力有未逮!”
不說兩國了,西夏和遼國隨便其中一個,都不是什么好啃的骨頭,不然三國也不會就這么鼎立將近百年了。
衛允道:“大娘娘放心,諜報司二處的在遼國的人手還要勝過一處在西夏的人手,一旦遼國那邊有什么異動,咱們定然能夠第一時間收到消息,而且西夏與遼國乃是世仇,若是此戰咱們能夠取勝,遼國究竟會做出何等應對且未可知呢!
況且大娘娘和官家不是早已下了旨意,命各路都司抽調府兵入京了嗎!
再說了,咱們去往遼國的使團已然出發了有半個多月了,算算時間,如今怎么也該到了遼國的上京城,覲見遼國皇帝耶律洪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