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允卻微微搖了搖頭,說道:“關于這點,微臣倒是有點不同的見解!”
永安帝愈發好奇:“不同的見解,那朕倒是要好好聽一聽了!”永安帝放下了鋤頭,自臺階處走上殿中,一邊用宮女們端來的水擦洗著手腳,一邊說道:“這里就咱們幾個,衛卿若是有什么話,直說便是,無須顧忌!”
旁邊的沈皇后亦微笑著看著衛允,說道:“本宮對于衛卿家的見解也頗為好奇呢!”
衛允笑著看向一旁的桓王趙策英,問道:“不知桓王可知大理段氏和高氏的區別?”
趙策英雖沒想到衛允會忽然問自己,雖然有些許驚訝,低頭思襯片刻,便道:“大理段氏一族崇信佛教,歷代皇帝,最后皆是皈依佛門,而高氏一族卻不然,高氏一族原本乃是外戚出身,而后逐漸得勢,野心亦越發龐大,逐漸架空段氏一族,架空大理國君,名為臣子,實乃奸賊,人人得而誅之!”
咱們的桓王殿下骨子里還是有點憤青的,不過站在他的立場上看,高氏一族確實是該死。
衛允笑著道:“桓王對天下各國形勢了如指掌,微臣佩服!”
“衛大人謬贊了!”桓王臉上還有幾分憤憤之情。
衛允還沒說話,一旁的顧廷燁就先開口了:“衛侍郎是想說,段氏一族崇尚佛教,不喜戰爭,是以若是大理由段氏一族執掌,我朝西南邊陲,自然便可相安無事。
可高氏一族野心勃勃,若是任由其掌握了大理國的權柄,只怕他們不會甘心繼續偏居西南邊陲,此事天下承平自然無事,可若是我朝想要拿回燕云十六州,勢必會和遼國展開大戰,彼時,高氏一族定然不會坐視!
大理雖小,國力雖弱,卻也不容忽視,彼時若是遼國聯和西夏、吐蕃、大理等國,共討我朝,我朝縱使國力再強,兵力再多,只怕也會力有未逮!”
顧廷燁說罷,轉身看著衛允,問道:“不知顧某所言,是否為衛侍郎心中所想?”
衛允笑著道:“不錯,顧指使所言,正是微臣心中所想!”
永安帝卻有些疑惑:“可區區一個顧廷煒,不過一個紈绔子弟,整日無所事事,只知吃喝玩樂,如何能夠擔此重任?”
顧廷燁是永安帝的心腹愛將,對于顧家,永安帝自然也了解的十分清楚,顧廷煒到底是個什么德行,永安帝自然不會不知道。
衛允說道:“陛下莫急,臣說過了,臣之所以舉薦顧廷煒去西南,不過是為了借助寧遠侯府的名聲,借助顧指使的威名,暫時安定軍心,震懾大理罷了,咱們可以雙管齊下,遣使前往大理,面見大理國君,向其言明陛下之意。
此時此刻,大理國君已然別無選擇,微臣相信,只要大理國君不是蠢材,便不會坐視段氏祖先一手創立的基業,就這么拱手送與高氏一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