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這十丈,卻遍布了陷馬坑,持續方圓,深最多也就是兩尺左右的陷馬坑,卻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
沖在最前面的數百鐵鷂子馬蹄先后踩入陷馬坑中。
當具有一定速度的馬兒馬蹄落入陷馬坑中的時候,就只會產生一個結果,腿折馬翻,而鐵鷂子之間是以鐵索勾連,只要一匹馬翻了,與其勾連的附近的馬兒也只有被扯翻一個結果。
一時之間,鐵鷂子的千軍頓時便人仰馬翻,阻攔了后方騎兵的道路。
可陷馬坑也不是萬能的,鐵鷂子的前軍還是有將近百騎幸運的避過了陷馬坑。
可這原本就是陷馬坑布置的初衷。
“砰砰砰!!!”
·········
接連不斷的碰撞之聲與雙方軍陣接觸的一剎那便開始徹響,從人到馬皆是重甲的鐵鷂子宛若一股逆流而上的鋼鐵洪流,與矗立在半山腰上的老營軍陣驟然相撞。
好似洪水撞上了堤壩。
洪水兇猛無鑄,有移山改道之能,可堤壩卻堅韌不拔,于無形處拔地而起,宛若一座座人工筑成的高山,抵御著兇猛狂暴的洪水。
洪水會尋隙而入,可鐵鷂子不會,鐵騎之間勾連的鐵索已經決定了他們的戰斗方式,勢必是一往無前,橫沖直撞,絕不會避讓的。
近百的鐵鷂子,沖擊著十余個最前方的圓形軍陣,可卻只有一個圓陣支撐的木棍斷裂,盾牌之后支撐的將士被狠狠的撞飛出去,連著將身后圓陣之中的其他同袍撞倒了四五個才將將止住身形,可他們卻完全暴露在鐵鷂子的鐵蹄之下。
雖說有一個圓陣直接被鐵鷂子給沖破了,可剩下的大多數圓陣都抵擋住了鐵鷂子的沖鋒,旁邊的衛允心底無比慶幸,還好這不是在平原之上,老營的將士們占著地利的優勢,否則的話,便是再強壯的士卒,也絕擋不住鐵鷂子的沖鋒。
若是速度提升到一定的程度,重騎兵爆發出的撞擊力恐怕能夠比得上后世的小汽車了,別說是鐵盾圓木了,怕就是一堵墻都能給你撞塌。
鐵鷂子受阻驟然停了下來,那接下來就是老營將士發力的時候了。
之間圓形的軍陣一變,兩側的盾甲兵露出了缺口,每一個軍陣之中,三四十個個手持長刀大斧還有狼牙棒,鐵錘等武器的漢子飛速竄了出來。
他們身上的重甲也都換成了輕甲,為的就是能夠擁有更快的速度,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作出反應。
長刀闊斧砍馬腿,再以鈍器猛擊身披重甲的騎士,胸口、后腰、腦袋、面門、襠部胯下,還有穿鞋的腳!可以招呼的地方多了去了。二十三十人圍著滾落在地的鐵鷂子騎士就是一頓亂揍,這個時候哪還有什么章法可言,逮著要害的不為就是一頓猛砸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