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之后,滿朝文武皆陷入狂喜之中!
正所謂物極必反,這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自先帝前后開始,大周不知歷經了多少磨難,就連叛亂都發生了兩起。
尤其是最近的這一次,就連皇帝和皇后還有眾朝臣們認定的未來儲君都死在了叛亂之中,這可是大周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尤其是周英宗趙宗全下場,于整個趙氏皇族而言都是丑聞。
甚至于趙宗全連尸身都不能葬入皇陵之中,與歷代先帝為伴,只能在皇陵里頭給趙宗全立了個衣冠冢,在史書中記載英宗乃是死于叛亂。
可事情的究竟如何,知道的心里自然都清楚。
原本朝臣們都做好了先猥瑣發育一段時間,不招惹是非的準備。
可奈何天不遂人愿,北邊和遼國戰事已經開始,一個多月的時間,燕云十六州拿下了十四州,雖然在最后兩州的收復之上遇上了阻礙,戰事持續了好幾個月也沒有絲毫進展。
甚至隨著遼國不斷的往南方增兵,已有一兩個州府岌岌可危,大有重新落入遼人之手的趨勢。
隨即西夏便調了二十萬精兵陳于夏州,而后又發布檄文意欲連同遼國共同征伐大周。
滿朝文武,乃是曹太后都做好了雙線開戰的準備,甚至于都已經開始商討遣使赴兩國求和的人選了。
可就在這時,卻穿出來了這樣的消息。
攻占靈州城,西夏將近二十二萬大軍被殲滅,兇名赫赫,于戰場之上無往而不利的西夏鐵鷂子也在黑甲軍的鐵騎之下折戟沉沙。
一樁樁,一件件,接二連三的振奮大周臣民們的心。
原本民間還有些許流言四處流傳,可隨著這一個個的好消息傳回大周境內,那些個不好的流言當即便不攻自破。
大周將自己的強大展現在他的百姓們面前,展現在周邊所有鄰國的面前。
隨即朝議便直接調轉車頭換了個方向,變成如何大力支援雙線作戰的準備。
原本哭窮的戶部尚書也立馬換了態度,一臉決絕的說就算是把家底兒給掏空也無所謂!
又是一番激烈的議論和商討,每一位大臣的情緒都有些許激憤。
確實,朝堂之上的這些官員們平日里是有派系之分,在這紛亂的世間報團取暖本就是人之常情。
可在面對西夏和遼國,面對這些個來自外部的敵人之時,這些平日里能因為一件小事兒就吵得不可開交,老死不相往來的朝臣們,卻能緊緊地攥成一團,一起來面對這些來自外部的問題。
這世上當真一心為公的人確實是有,可也只是極少數極少數,普遍的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官員們也是人,他們有家庭、有父母、有妻兒、有背后的家族,有聯姻的姻親同盟,有些私心自然也不足為奇。
如今是十月份,秋收剛過,各地的府庫雖然剛剛調走了一批,這隨著這一批新糧的入庫,定然也已經補足。
戶部、吏部以及兵部便連同轉運使司還有其余各級部門自各地征調糧草,工部則繼續負責軍械方面的供應。
而且兵部除了幫著調配兵馬運送糧草之外,也開始從江南各路抽調府兵,準備加入北方的戰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