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百年的大族也好,名流的世家也罷,凡黑甲軍所過之處,所占之土,皆歸于黑甲軍所有,若有不從者,破家滅門只在旦夕之間。
不破不立,唯有大亂之后,才是大治。
這些世家大族在各自的地方上扎根已久,其勢力根深蒂固,盤根錯節,地方官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兒不是調查民情,而是調查清楚當地的世家大族,和他們搞好關系,取得他們的信任,在他們的幫助之下共同治理地方。
自漢朝開始,這些所謂的世家大族們就在這片土地之上扎下了深厚的根基,曾經盛極一時的五望七姓,曾經顯赫無比的關隴世家,如今雖然已經沒有了以前的繁榮,可他們的實力卻依舊不容小覷。
西夏雖然地處西北,人口不如大周密集,經濟也不如大周繁華,可地方之上的世家大族卻同樣存在。
如今黑甲軍所過之處,那些個消息機靈的世家大族還有地方的官員們紛紛聞風而逃,他們走了,帶走的自然只會是細軟金銀,土地、宅子、鋪子這些東西都是不動產,沒法兒帶走。
黑甲軍對于那些遵紀守法的普通百姓自然是秋毫無犯,可對于那些個想要渾水摸魚,趁這個機會悶聲發大財,占自己便宜的人卻也不會有絲毫留情。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
凡是借機侵占黑甲軍利益者,一經查實,直接殺無赦,這還沒完,其家產抄沒,家人不能租賃錦衣衛名下的土地。
都說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卻難,可衛允卻覺得這些百姓們都挺好治理的,只要給他們活下去的希望,讓他們能夠看得到未來,他們就會聽自己的話。
當然了,也有那種沒有逃走,而是留了下來的世家大族,衛允對他們的要求也很簡單,交出手里的土地,還有他們家中的護院、家丁、仆役、女使!
錦衣衛對這些進行登記造冊,從此之后,他們便是大周治下的良民百姓了,還將那些從世家大族手里頭拿來的土地租賃給他們耕種,每年的賦稅與在陜西屯田的軍戶們一樣。
在黑甲軍的震懾之下,新政在這些原本屬于西夏的國土之上進行的更加順利,不過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有無數的西夏百姓自那些還在西夏統治之下的城鎮當中朝著錦衣衛占領的城鎮會集。
興州城外,袁文紹領著大軍每日再城外操練,就連那十萬邊軍都自愿加入訓練的隊伍里頭,接受黑甲軍將官們的操練訓誡,原因不過是因為每天中午的那一頓肉!
城內的西夏君臣們依舊在堅守,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興州城附近七八個縣的十幾萬百姓被黑甲軍們驅趕至興州城下。
起初西夏君臣自然不肯接納這些百姓,可隨著聚集的百姓越來越多,其中不乏有城中百姓的親友也在其中,城內城外怨言四起,就連那些守城的大軍之中也開始有了怨言!
二十五萬的西夏大軍,其中有多少人是從興州附近招募而來的,城外又有多少是他們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
若是再坐視不管的話,說不定守城的大軍就先嘩變了,到時候還談什么據城而守,只怕興州城就要不攻自破了。
無奈之下,西夏皇帝只能下令讓百姓入城,而后又是派人安排住所,又是開倉放糧,救濟百姓,這才將四起的流言稍稍制止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