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辰下了云頭,并未落入后山之中,而是徑直落在了山巔,沒有理會天上的變化戰況,而是不知從何處掏出一根戒尺。
“東山書院弟子何在?”
朗朗之聲透過陣法傳至東荒大地之上東山書院其余三十五座分院之中,傳入到每一位分院院長的口中。
這些人皆是柳青辰昔日所帶的第一批弟子,身負修為不弱在身!
“弟子在!”
郎朗之聲,自四面八方傳回。
“隨我布浩然伏魔大陣!”柳青辰的話音剛落。
“遵命!”
虛空之中立時便有無數道聲音自四面八方的虛空之中相應。
旋即便見東山書院無數弟子依次站立,挺胸抬頭,端正筆直,宛若戈壁灘上茁壯向上的白楊。
柳青辰立于山巔,手持一柄木質戒尺,一身儒袍整理的異常整潔,一頭烏黑濃密的長發也梳的整整齊齊,沒有一根發梢垂落,玉冠束發,再用一只玉簪別的,容貌雖不如燕池悟那小白臉俊俏,卻也算得上中上之屬,尤其是其身上那股子讀書人所特有的書卷氣,再加上柳青辰修行三百余年所養出的沉穩老練之態,殺傷力簡直不要太強大。
“大師兄真好看!”
鳳九看著山巔之上的柳青辰,發出花癡般的囈語!
只聽的浪浪的讀書聲悄然響起!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
……
起先第一句的時候還只是整齊劃一的吟誦聲自前山徐徐傳來,在山間留下陣陣回音才落入位于后山的鳳九和燕池悟幾人耳中。
可當吟誦到第二句的時候,朗朗的吟誦之聲已然悄然在整個書院的上空回響,一道道吟誦之聲自四面八方的虛空之中朝著山巔傳去。
只見虛空之中蕩起陣陣漣漪,好似平靜的湖面落入石子一般,層層疊疊的朝著四周滌蕩而去。
朗朗的吟誦聲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洪亮,宛若晨鐘暮鼓,洪鐘大呂一般,振聾發聵。
“快看!那是什么?”
青鸞伸手指著山巔之上的虛空,瞳孔一緊,頓時便忍不住驚呼道。
“什么?”
“怎么了?”
眾人紛紛對于青鸞的表現表示疑惑,隨即目光便循著青鸞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山巔之上,不知何時已然撐起了一道天幕,將滔滔血海阻在其外,一個個文字在虛空之中顯化而出,竟是化作散發著瑩瑩白光的實體,所化文字,正是東山書院所有夫子教習還有弟子們念叨的正氣歌之中的詞句。
化作實質的詞句在山巔虛空之上盤旋,自四面八方朝著山巔匯聚而去。
匯入到那個手持戒尺,負手于背后的高大身影之中。
沒有驚天動地的元氣吞吐,有的只是自山腳一直往上,不斷亮起的玄奧紋路,最后在山巔那個穿著青色儒袍的書生腳下匯聚。
蜿蜒的山道,道上的青石,道旁的欄桿,欄桿旁的涼亭,都有微弱的亮光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