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我與你詳細說說父親被我接來玉京之后,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吧。事情,要從七月初說起,那一日大朝會,大哥我正在議政金殿……”
大概是職業的緣故,唐伯彥很擅長講故事,在他聲情并茂的講述之中,親爹唐寧自傳遍全城的那一嗓子后,放棄韜光養晦轉而霸氣外露、智計百出、憂國憂民的偉岸形象呼之欲出。
等唐伯雄終于講完,嘴巴驚訝到合不攏的唐老三沉默片刻,提出了個要求:“大哥,你給我立個字據吧。”
唐伯彥沒明白三弟的意思:“什么字據?”
唐老三道:“當然是白紙黑字的保證你沒有騙我!咱們家就數大哥你腦子最好使,換個詞兒就意思全變這種事兒你可沒少干,我才不上大哥你的當!”
“父親說在想辦法,那就是真的在想辦法。”唐伯彥才不會立什么字據,說著語氣又重新緩和了下來:“三弟,你不信我,難道還不信父親嗎?從小到大,父親何曾騙過我們?”
唐叔夜仔細一想,好像還真是這樣,含辛茹苦將他們兄弟三人養大的親爹唐寧,還真就是從未對他們兄弟三人撒過謊。
難道大哥剛才說的那些,都是沒有添油加醋偷換概念的真實描述?
這不對啊,爹他平平無奇的了一輩子,最大的豐功偉績也就是養大了我們哥仨,怎么就突然夢中得了天大機緣?
夢中得天的機緣,然后混的風生水起這種事情,在話本故事里那可都是寒家小戶讀書人的專利啊——
那些連寒門都算不上的寒家小戶讀書人若是入仕為官,正常情況下一輩子頂天也就能混個秩四百石的佐貳官,再朝上就是看不見摸不著但真實存在的透明天花板。
俸祿四百石以上、秩比千石以下的的那些官職一個蘿卜一個坑,最早被用來安置世家之中的旁支子弟,后來世家子弟不耐繁瑣俗務,漸漸把其中那些勞心勞力的官職當作肉骨頭,丟給了不斷發展壯大的寒門家族,千年下來已變成寒門家族約定俗成的“自留地”。
至于千石以上的高官之位,正常情況的寒門毫無機會染指,就算偶有破格提撥也是任職最多不過五年,聰明點的自己致仕滾蛋,不聰明的……死于任上曉得什么意思不?
總而言之,真正的寒家小戶,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有機會進入朝堂中樞的。
大衍立國千年,也就出了一個大哥唐伯彥,而且大哥也不是普通寒門小戶能比擬的——普通寒門小戶的讀書人,可沒機會輔佐王子奪嫡登基,沒機會娶個世家貴女,身后更沒有雄霸武林二弟、仙門大佬三弟撐腰。
嗯,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總之,升官已無望尋仙又無門的真正寒門小戶讀書人,怎么舒發他們心中的羨慕嫉妒恨?
寫話本唄!
特別是百年前薛國的蔡侯紙及技術傳入大衍,話本越發多了起來。
悄悄摸摸寫話本的那些家伙,故事里的主角十之七八都是寒家窮書生,然后窮書生要么得到神秘修真大佬提攜,要么喜提妖姬仙女為妻,從此步步高升,升官發財走上人生巔峰。
為什么基本都是這種題材?
可不就是因為作者基本都是寒家讀書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