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的茶社酒樓里,那些說書先生們不約而同開始說一段時事新評書,喚作——《唐太公舍身救少帝,感大恩御口封尊號》。
對,撿回一條命的少帝田辯,勉強能正常說話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封賞唐老太爺。
魏王已是頂格異姓王,不好加封唐太公爵位。
總不能一家兩位頂格異姓王不是?
那就上尊號,初擬尊號——正玄神化顯佑太君!
這尊號,是正式在官方態度上,把老太爺尊為在世人間神靈了。
然而唐老太爺堅辭不受。
誰擬的這破玩意兒?這不罵人么?
他丫的才太君,丫全家都是太君!
這兒又不是漂亮國,不帶這么知恩屠報的!
面對不知為何大發雷霆的老父親,某奸相全程低眉順眼,沒敢吱聲。
父親大人,您消消氣兒,其實……
算了,父親您隨意,隨意啊。
于是重新擬定尊號。
老太爺態度,有幸參與尊號擬定的那些人也心知肚明了。
老太爺不喜“太君”二字。
不不不,似是不喜歡最后那個“君”字。
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嘛——
其實這真不必忌諱的嘛,立國千載的大衍遠了不說,如今就還有百十位因子孫顯貴而得了榮譽性質冊封的男女老封君來著。
什么“安陵君”、“壽寧君”、“長樂君”,真不是一個兩個。
可誰讓這位堅辭不受的唐老太爺,不僅有三個不好惹的好兒子,而且他老人家也深不可測呢。
改!
立刻馬上改!
改到老人家滿以為止!
諸位,老人家忌諱君字的話,改成王如何?
這次輪到魏王在現場堅決反對了——這位大人,我父親連君都不要不在乎,你降等到王級是幾個意思?
提議者連忙脫了烏紗帽道歉,生恐被魏王一怒殺了全家的擔驚受怕模樣。
這卻是誤會宅心仁厚的魏王了,他完全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魏王擺擺手表示此事就此揭過,并從心底的某份名單中,抹掉了這位提議者的名字。
執宰天下的丞相,肚量要寬廣,里頭要能蕩起雙槳的嘛……
就這樣,一番令人汗流浹背的研究后,唐老太爺上的新尊號終于出爐。
新擬定的尊號有兩個。
一曰:開源妙道神化大·法師
二曰:靈佑顯神道玄大天尊
大天尊就太過了啊。
這方世界,天上那位天道大佬可是真實存在的。
換了旁人,別說大天尊,自稱日天也沒啥大不了的,誰會在乎螻蟻在吹什么牛逼對吧?可唐老頭時刻被大佬關注著,總得考慮下大佬的感受不是?
于是,老太爺御口親封的尊號,就是“開源妙道神化大法師”了。
開源,挺好的。
大·法師也還行,有種入了洪荒的錯覺。
洪荒封神劫中,老子座下唯一弟子,正是名號獨一份的玄都大·法師。
這位玄都大·法師,不僅毫發無傷混過了封神劫后,先是兩度玉皇大帝、又度了真武蕩魔大帝歸天,得封妙樂天尊、五險一金大帝……呸錯了,五顯靈觀大帝,在神仙兩界關系硬似鋼,妥妥的神仙贏家來著!
總而言之,提意封老夫大·法師的那官兒,可真是個大聰明,“大”與“法”不能連寫,又不能怪他。
既然接了尊號,唐老太爺便按照規矩,兩辭兩讓,愉快接旨。
老人家還專門差人定制了一套道教法衣,求個名實相符。
穿上一試,果然挺帥的。
那就穿著上臺開講。
不是在樓觀臺講道德經,已經講完了一遍,再講第二遍可就掉逼格了。
是關起門在自家開壇講《封神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