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
何先生一眼就看出李權非常年輕,也就二十多歲的小伙子。
再一看李權掛在左胸前的工作證。
實習醫師四個字格外惹眼。
“劉教授,我知道您一向淡泊名利,可是也沒必要把功勞推到一個年輕實習醫師身上吧!”何先生顯然不相信一個實習醫師有那么大的本事。“噢——我知道了,這個年輕人是您的親戚,您想要提攜后進。”
何先生的腦補能力太強了。
一個年輕沒有名氣的醫生,如果能有一位長輩提攜,找個合適的機會,打響知名度,絕對可以少奮斗很多年。
因為大醫院競爭十分激烈。
想要從一個年輕的實習醫生快速成為名醫,獲得醫院的資源傾斜,這就需要經典的成名案例。
比如李權這次,幾乎憑一己之力,治好了眾多教授、專家也解決不了的疑難雜癥。
這就是一戰成名。
消息傳開后,大家都會知道惠爾醫院出了一位年輕的神醫。
到時候,醫院單獨為李權開辟診室,病人們不但不會質疑李權是位年輕醫生,擔心他的醫術不好,經驗不足。反而會爭著搶著讓他診病。
這就是名醫效應。
李權與醫院都能受益。
所以,名氣對于一位年輕醫生來說,非常重要。
也難怪何先生會認為劉教授在為李權鋪路。
“劉某一生從不虛言,若是何先生不信就算了!”劉教授也不多解釋。
“難道真是這位年輕醫生的功勞?”何先生見得劉教授不像說謊的樣子,也有些相信了。
“何先生,我們醫者不以長幼論尊卑,講究達者為師。李醫生施展上古醫技,我等均是親眼所見,絕不可能有假。”
鄧教授接過話頭,替李權做證。
他是害怕何先生的質疑寒了李權的心。
這回,何先生徹底相信了。
“李醫生,剛才多有冒犯,請您原諒!”何先生深深鞠躬。
“您言重了。我等醫者救病治人,并非為了名利,而是醫者仁心。正如我老師所說,救死扶傷是醫者的天職。等您夫人出來后,多陪陪她吧!”
李權這番話很有B格,淡泊名利,醫者仁心。
在場的教授、副教授們一個個都是連連點頭。
看向他的目光除了欣賞外,更多了幾許敬重。
一位品德高尚的醫生,很容易贏得別人的尊敬。這個與年紀、資歷無關。
“惠爾醫院的醫生個個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何某真心佩服。我叫何有龍,李醫生方便留一個聯系方式嗎?”
何先生的語氣中,除了感激外,還透著尊敬。
仿佛面對的不是一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伙,而是他最尊敬的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