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的懂事,讓人心疼。
“因為醫生阿姨正在給另外一位病人診病,咱們比人家后來,自然要排隊等待。知道嗎?”婦女說是這么說,可是她兒子哭得實在太嚇人了。
她禁不住站起身去拍診室門。
李權盯著小女孩多看了兩眼,心中咯噔一下。
“上嘴唇泛白,眼尾暗青,膚色有些偏黃……”這些特征如果只有一樣,那沒什么問題。可是多種特征同時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這就嚴重了。
為了確保診斷無誤,李權還特意重新施展望診術對那個小女孩重新診斷。
得出的結論,依然如此。
從那名婦女的表現來看,肯定還不知道那名小女孩得了重病。
無論什么疾病,都得早發現,早治療。
拖得越久,對病人越不利。
即便古代的華佗,對一些嚴重的病人,也曾用過病入膏肓,藥石無醫,八個字來形容。
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
剛開始頭痛的時候,找華佗治療。
華佗給他用針灸、冷敷的手段治療,緩解了病情。他告訴曹操,想要徹底治愈,必須開刀,把腦袋里面的腫瘤摘除。
那時候科技落后,頭部別說是開刀,就算扎針都被認為極度危險。
輕易就可致命。
曹操聽后沒有同意。
因為按照他的想法,腦袋剖開以后,肯定會死掉。
再后來,曹操每次頭痛都找華佗治療。
可是扎銀針、冷敷都只能治標,不能徹底根治。
隨著病情加重,曹操的腦袋疼痛得越來越厲害,發作的次數變得更加頻繁。華佗再次建議剖開腦袋,摘除里面的腫瘤。
曹操大怒,要殺華佗。
嚇得華佗連夜逃走。
沒過多久,曹操的病又犯了。疼痛難忍,找了其它郎中治療,均不見效。
他又想起了華佗。
派人去找,只得到了八個字,病入膏肓,藥石無醫。
不得不說,曹操的死是一個悲劇。如果信任華佗,讓他開刀摘掉腦袋里面的腫瘤,說不定真能治愈。
李權現在施展幼兒望診術,發現那個小女孩患有重病,而她的家人并未發現。
她本人暫時也還沒有表現出生病的癥狀。
這可不行。
醫者父母心。
得立刻提醒她的家人才行。
“這位女士您好!”
李權走過去主動打招呼。
“你是醫生吧?”女子打量了李權兩眼,發現他穿著白大褂,立刻像是找到了救星。
“我是醫生!”李權點頭。
“醫生,請您趕緊給我兒子看看吧。他在家里與姐姐玩耍,我在洗手間里面洗衣服,沒過多久突然聽到他大哭,臉上起了很多紅疹,嘴也腫了。不知道得了什么急病?”
女子懇求道。
就在這時,一名男子滿頭是汗的匆匆趕到。
“孩子媽,小寶得的到底是什么病?找醫生看過了嗎?”男子應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得了消息,及時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