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權說話時顯得很平靜,目光清澈,透著良善。
“我,我真的有病?”熊主任壓下怒氣,指著自己的鼻子問道。
手術室內的其他人差點笑噴。
這一幕怎么看怎么滑稽。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李權與熊主任在演相聲呢。
“不錯,您很可能已經身患重病,只是您自己沒察覺而已。”李權一臉嚴肅的點頭。
眾人這時候才明白,李權從頭到尾都不是在罵熊主任,而是善意的提醒熊主任身體出了問題。
大家都很好奇,李權怎么一眼就看出熊主任得了病?
那么熊主任得的又是什么病?
“這不可能吧,我的身體一直很好啊!”熊主任本身就是資深醫師,各種醫學常識都是了如指掌。如果身體真的出現了病癥,他難道會不知道?
只是李權一本正經的樣子,又像是在開玩笑。
“能否讓我給您把把脈?”李權正好借這個機會賺取10個技能點。
“請!”
熊主任也是將信將疑的伸出了手腕。
“您需要坐下,心平氣和才能確保切脈結果準確。”李權就憑這一點,便能推斷出熊主任對中醫知識怕是一竅不通。
哪有站著切脈的?
如果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導致脈象失真,切脈得出的結果也就不準。
待得熊主任坐下,李權以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壓住熊主任左手的寸關尺。
為什么把脈非得用三根指頭呢?
因為三指對應的是人體三焦。可以把病人的病情從頭到腳查個通透。
李權閉目細細感受熊主任的脈象。
沒把脈之前,他就一口咬定熊主任有病,那是因為他施展了幼兒望診術,看出熊主任有病。
現在切脈,可以更加精準的鎖定病灶的具體位置。
良久,李權收回了手,抬頭看向熊主任。
“李醫師,查出來了嗎?”熊主任顯得很隨意。
似乎并不怎么相信李權的診斷。
其他人則是好奇的旁觀。
“熊主任最近有沒有感到胃部有異常?”李權問道。
“嗯,是有一點。最近這幾個月,胃部經常會有些不舒服。我估計是胃炎,老毛病,吃了藥以后,沒幾天就好了。”
熊主任仍然不以為意。
不過對李權的切脈本領也是高看了幾分。因為李權確實診斷出他的病癥。
這種切脈的本事,放在古代或許不算什么。
放到現代,那可是非常了不起。
“腰部有沒有酸痛感?”李權又問道。
“偶爾會有。其實這不算什么,就是我們大部外科醫生都有的職業病。有時候一臺手術站十幾個小時,還得變著腰,導致腰肌勞損很正常。”
熊主任渾然沒當回事。
這個李醫生,雖然有些本事,也不過如此嘛。兩個小毛病,非得一驚一乍,說得很嚴重。
熊主任不以為然的表情,李權盡收眼底,他沒有生氣。
而是笑著道“每年溺水死亡的人里面,起碼有八成以上都是會游泳的。被電死的人里面,有九成以上都是懂電工知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