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權得隴望蜀,現在望診術、針灸術全部升級到了小成境界,診脈術是不是也可能升一升了?
自古以來,脈法是中醫的根基,是診察病因的基石。
古代郎中看病的章程,先看看病人的形體、膚色等,然后讓病人伸出舌頭看看。再問問病人的病史病因,最后上壓軸手段,切脈。
如果說,望、聞、問、切四種診病手段各占診病的一個百分比,那么切脈至少可以占比60以上。
它的精準度高于前三種診病手段。
中醫界有一句經典之方,法不過仲景,理不過內經。
這個理,指的是醫理,內經其實指的就是脈法。
“啊喲,啊喲喲……”一位年輕的女病人在家屬的攙扶下吃力的走到了就診臺前。一只手按著腹部,不停的喊痛。
她的臉色蒼白,細密的汗水布滿了額頭。
“醫生,請您快幫我家姑娘看看吧,她從早上開始,就喊肚子痛,還伴有嘔吐。”
女子二十七八歲,長相頗為漂亮,對身材的管控也是非常到位。
并沒有許多懶惰女人的大肚子、麒麟臂。
王醫師看了看女子的臉色等,然后又伸手按了按女子的腹部,感覺很軟,女子表現出來的壓痛反跳痛也不明顯。
坐在椅子上,女子已經痛得坐都坐不穩,痛得死去活來。
這等嚇人場面,李權還是第一見到。
他不爭氣的心驚肉跳著。
生怕女子突然暴斃。
估計每一位第一次到急診科上班的新手醫師,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心驚膽戰。
“我初步懷疑病人的病有可能是腸炎、闌尾炎之類的疾病,先給你們開幾個必要的檢查,然后再做進一步診斷與治療。”
王立樹比起李權這個新手醫師來,可就鎮定多了。
根據病人家屬的描述,以及病人的癥狀,也確實符合腸炎、闌尾炎的病癥表現。
李權勉強定了定心神,悄然施展晉級后的望診術,診察這名女子的病灶。
“病人臉色蒼白無血、眼神渙散、舌苔無明顯異常,食指未端的血色較之其它四指要格外淡一些。食指歸大腸經,病灶應在腸部!”
李權發現望診術晉級后,診病果然變得更精準。
以前他根本沒辦法鎖定具體的病灶位置。
遇到這位女子的情況,很可能無法診斷出病灶。
現在卻是一下子就診斷出病灶部位在腸部。
【你成功施展望診術,技能點+10.】
李權查看自己的望診術經驗。
【望診術,小成2%。】
果然與針灸術一樣,晉級到小成境界后,10個技能點只漲1%的經驗值。
入門晉級到小成境界,只需100個技能點。小成境界再想晉級下一個境界,難度增加10倍,需要1000個技能點。
這也沒什么嘛。
照現在的接診量,李權一天就能接診上百位病人,輕輕松松升到下一個境界。
病人家屬已經帶著那名喊痛的女子做檢查去了。
像這種闌尾炎、腸炎檢查,一般由醫生做個體格檢查,然后開個血常規、B超就基本能夠確診了。
屬于很常見,容易判斷的疾病。
李權現在是王醫師的副手,檢查單錄入電腦這種小事,都由他代勞。
錄完后,他的腦子里面仍在思考著剛才那個女子的病情。
醫者想要提升自己的醫術,就需要不斷總結,不斷思考。
“病灶在大腸,闌尾屬于大腸的一部分,應該是闌尾炎錯不了。不過那個女病人叫得實在有點慘,疼痛程度似乎超過了闌尾炎。會不會有可能誤診?”
李權決定等女子做完檢查回這里后,再找機會給她把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