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器械護士給醫師戴無菌手套時,都是有著講究。戴的時候不合規,手套口沒對好,都會挨罵。
“手術刀!”
羅文浩醫師喊道。
器械護士立刻遞了切皮的手術刀,李權接過,再遞到羅文浩醫師手上。
“李權醫師,準備止血!”
大概劃了兩厘米左右的切口,腹鏡探頭伸入腹腔內。
顯示屏上可以清晰的看到腹腔內的臟器。
包括蠕動的大腸,小腸等等。
其實利用這種方法找腹腔內的異物,也并不容易。
因為連CT都照不出來,肯定是極難發現的東西。
而且本身也只是猜測。
誰都沒有十足的把握。
探頭在腹腔內小心翼翼的移動,探照。
一直沒有任何發現。
李權的腦子在思考著,賀醫師給病人下刀的位置在那里,按理說,腸道切除、吻合等手術部位,應該也在那里。
可是已經照了一圈都沒有發現異物。
難道自己的推斷是錯的?
現在病人已經接收進來了,要是他的推斷是錯的。又找不出病因,那可就麻煩了。
羅醫師肯定要倒大霉。
連帶著急診科的楊宇醫師、張主任都得倒霉。
這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李權苦苦思考著問題到底出在哪?
“沒有發現異物!”
羅醫師的心都涼了半截,搖搖頭,準備結束腹鏡手術。
楊宇醫師也是臉色凝重,有些陰沉。
每個人的心情都很沉重。
“再等等!我再給病人把把脈!”
李權的望診術現在是小成級別,能夠鎖定病灶是在腹腔,大概是下腹腔那一塊。這已經是望診術目前能夠做到的極致。
能依靠的,就只剩下診脈術。
比起望診術,診脈術要更加精準。可惜暫時還只是入門級別。
把脈無法精細化區分。
李權全神貫注的感受著病人的脈象。
寸、關、尺,三個位置都按捏得很到位。以腕后橈骨莖突為標記,其內側部為關,關前為寸,關后為尺。
此刻,手術室內的場景頗有些滑稽,甚至稱得上荒謬。
那么多的先進儀器,連腹鏡都用上了,仍然查不出病因。
醫師們卻指望著李權用中醫的手法查出病因。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
羅醫師的眉頭越皺越緊,耐性也在一點點磨光。
楊宇醫師還算沉得住氣。
兩個女護士都是好奇的看著李權。從她們的表情來看,多少帶著一絲不屑。
麻醉醫師不時的看看生命監護屏幕,保證病人的生命體征平穩,是他的責任。
“有發現了!”
李權睜開了眼,目光緊盯著手術刀口下方較遠的一處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