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我娘不但能夠坐立了,還能站起來?”病人的兒子簡直樂壞了。
李權給他的驚喜接連不斷。
只見李權扶著老人下床,然后松手。
病人真的能夠獨自站立。
“天啊,神醫啊!我媽的病真的治好了,治好了!太好啦!”病人的兒子樂瘋了。
這等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最容易征服在場的所有人。
李權感受到無數人投注過來的崇拜目光。
“大娘,您試著走一步試試。”
李權再次扶住老人,防止她摔倒。
老人試著抬腳,邁出了第一步。再抬起左腿,走出了第二步。
“神醫吶!謝謝,謝謝……”老人喜極而泣。
老人最怕摔傷,因為癱在床上需要子女照顧。這會給子女增添很大的負擔。病人自己也因為行動受限,整天像坐牢一樣,活在痛苦中。
啪啪啪!
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既為老人的成功站立鼓掌,也為李權的高明醫術鼓掌。
“好了,病人的股骨頭剛剛復位,還不宜長時間行走。你們帶病人回家后,可以通過每天加碼,循序漸進的方式幫助病人盡快恢復行動能力。不過一定要記住,病人行走的前一個月,一定要有人扶著,在旁邊照顧。防止再次摔倒。”
李權叮囑著病人家屬。
“好的好的,醫生,我們一定聽您的。”病人家屬現在對李權信任至極。
醫患間的信任建立,最好的方式莫過于醫師給病人的治療產生明顯療效。
李權治好了這位病人,既為診室創了收,又替病人省了一大筆費用。同時還收獲了病人及家屬的信任與感激。
可謂一舉多得,收獲豐厚。
送走了這位病人后,李權查看羅醫師拍下的視頻。
他經過簡單編輯處理,把病人的面部打碼,然后發到了網上。
相信又可以漲一波粉,收獲一波點贊和熱評。
診室的業務剛開展,想要發展壯大,除了技術過硬。還得自己多想辦法宣傳。
如果只知道一味的依靠張主任幫忙想辦法,那肯定不行。
治好了這位老人后,李權的特色骨科診室繼續冷清。直到快接近中午十一點半的時候,總算又來了一位病人。
是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子,個子挺高的超過了一米七。
由他的媽媽帶著前來就診。
“醫生,聽說您這里能夠以手法復位脫臼的關節。請您幫我兒子看看吧,他爬圍墻的時候摔傷了手,現在
整只左手都不能用力了。舉都舉不起來。”
孩子的媽媽三十多歲的樣子,看上去很年輕。
長相漂亮,氣質也很不錯。
她急得直掉眼淚。
“先別急,我給您兒子先檢查一下。”李權安慰著年輕媽媽。
他看向男孩,用你的左手握緊試試看。
“我痛,不握。”男孩有些叛逆,不配合李權。
“醫生,您看能不能用別的方法檢查,我兒子從小就沒吃過什么苦。”年輕媽媽不但沒有勸兒子配合李權治療,反倒讓李權遷就她兒子。
怪不得這個男孩如此叛逆,都是被父母慣出來的毛病。
這是人家的家事,李權管不著。
“也行,先去做個X線檢查,看看手臂的腕部、肘部、肩部三個關節部位到底傷到了哪一個吧。”李權本來還想趁機給男孩把把脈,賺點經驗值。
現在只得打消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