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羅文浩醫師調過來,這沒問題。只是你在中醫研究科室開設手法骨科,這等于把急診科新增設的特色骨科診室給廢了,這事得跟張主任好好說才行。否則,就把張主任給得罪死了。”
劉教授語氣嚴肅道。
“學生自然明白。張主任那里還真不好去說,您有沒有什么好辦法?”李權治病很擅長,對付敵人也有手段,夠狠辣。
唯獨對自己人下不了手。
張主任對他多有照顧,算是有著不小的恩情。
現在他要損害急診科的利益,這事怎么好意思開口?
“辦法肯定是有,人嘛,無非利益兩字而已。據我所知,張主任是一個孝子,他的家中有一老母親,九十三歲高齡。因為以前的生活條件艱苦,年輕時下地種田,上山砍柴,經常衣服褲子都是濕的,得了風濕病。每次發作都是非常痛苦。”
“如果你能夠設法治好張主任的母親,把急診科的特色骨科診室轉到中醫研究科室,他肯定會答應。如果你治不好張主任的母親,也有辦法,那就是拿出足夠彌補急診科室的利益去交換。”
劉教授以前教授李權醫術,現在更多的卻是像父親一樣,教李權解決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難題。
教他為人處事的方法。
“老師,我知道該怎么做了。一會下了班,我就去找張主任。”
老師都已經把方法教給他了。
肯定要李權自己去做。
不能什么都靠老師。
這就好比老師都已經教你如何握筆,如何書寫了。你卻還想要讓老師幫你寫字,那只會一輩子都是個巨嬰。
……
從劉教授那里出來后,李權低頭沉思著該怎么跟張主任說這件事?
想來想去,他覺得還不如下班后,直接去張主任家拜訪。
到時候見到張主任的母親,先看看情況再說。
如果治不了,那就另想辦法。
否則,現在跟張主任談好了,萬一看過張主任母親的情況后,發現治不了。那就很難解釋了。而且會讓人家感到特別失望。
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方法。
方法不對,努力白費還算是輕的,就怕好事變壞事,朋友變仇人。
李權打定了主意后,直接回中醫研究科室的辦公室看書。
他現在急缺的就是中藥開方這方面的神醫技。
《本草綱目》全書共一百九十多萬字,乃是中藥典籍中第一部對藥草與藥理進行詳細記錄與論述的醫書。堪稱藥典類書籍的鼻祖。
它共分五十二卷,實際上共分為十六部。
百病主治藥、水部、火部、木部……等等。
經過多次修改后,書中的藥物總共增加到了一千八百多種。對各種藥草的藥性、藥理都有論述。
想要把它讀完,估計沒有兩三個月,想都別想。
李權倒也不著急。
現在蘇菲的白血病已經治好了,正在康復中。他在醫院的地位也是非常穩固。
同時,他的卡里已經存了六十多萬,再也不必為溫飽問題而煩惱。
所以,他并不著急。
慢慢細讀這部藥典,正好可以惡補一下他的中藥知識。
李權拿著《本草綱目》坐在辦公桌前,他記得上次看到了水部,具體多少頁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