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卷的價值遠不如一卷完整的醫書。
李權暗自記下了這條線索。
以后有機會,定要把《扁鵲內經》找全。
他開始專心領悟書中的真意、醫理。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這兩句話初一看,充滿道家氣息,好像是在解析天地的形成之理。
不過這句話出現在醫書中,李權聯系前后文,有了自己的理解。
人的身體,其實就是一個小天地。
一呼一吸都暗合天地陰陽之理,精氣上升至六陽之首,化為神。濁氣下沉,遍布五臟六腑與肌肉、血液,化開之后,如大地一樣滋養著身體。
為人的身體提供必須的氧氣等營養成份。
同時,濁氣被身體吸收之后,廢氣一部分變成屁,一部分直接通過肺部,再從呼吸道排出體外。
正因為有著氣的存在,推動血液流動,才能讓人體充滿動力,得以周而復始,存活于世。
“怪不得內經是指精氣神呢!”
李權對這種極為高深的中醫理論有了新的認知。
【你成功領悟了《扁鵲內經》中的高深醫理,獲得扁鵲的好感度+10.】
好家伙,驚喜還真是無處不在啊。
剛才領悟這段話的個中真義時,李權就有一種預感,很可能會獲得好感度。
此刻,預感果然成真了。
而且一下子加了10點好感度。
到現在,李權已經擁有扁鵲的15點好感度了。距離50點好感度,只差35點。
再努力努力,應該能夠把通經術兌換到手。
要是真能把通經術兌換到手,也許對所有的漸凍癥患者而言,將會是一大福音。
因為漸凍癥患者,發病以后,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運動神經元一點點病變,然后肌肉跟著萎縮。最終只能成終身坐在椅子上或者躺在床上的‘植物人’。
不能說話,不能運動,連咀嚼功能都會喪失,只能讓親人用管子喂流食。
而且還會像嬰兒一樣,一天到晚流口水。
甚至一次小小的食物回流,也能要了他們的命。
漸凍癥患者給病人及家屬帶來的痛苦,甚至遠遠超過了癌癥。
因為癌癥只是疼痛等不適,但是行動完全可以自理。
甚至有許多堅強樂觀的癌癥病人,可以帶病工作,像普通人一樣生活。
有時候,死并不可怕,生死兩難,活在世間受罪才最為可怕。
李權繼續研讀這部中醫鼻祖所創的醫書。
他沉浸在高深的醫理知識海洋中。
他發現扁鵲的許多醫理知識都是接近于‘玄’。這個玄,指的是玄妙,玄學,天地之道。
但是扁鵲的醫書,看似玄乎,卻又合乎醫理,甚至能用現代科學解釋一部分。
到目前為止,李權看過的古代神醫們的醫書也不算少。
他總結后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秦秋戰國時期的扁鵲,醫書中有著濃濃的玄學味道。半玄半醫。
讀扁鵲的醫書,像是在修仙問道一般。
晚一點的華佗、陶弘景,他們的醫書中依然有著玄學的影子,不過淡去了許多。更多的是追求醫理。
再晚一些的錢乙、李時珍等人,所著的醫書幾乎很少再有玄學的味道,只剩下醫理,甚至朝著術的方面發展。
到得近代,比如晚清、民國的那些中醫所著醫書,醫理的味道淡了許多,更多的辨證、醫術,還有現代西醫學的一些影子。
李權也不知道人類的醫學到底是在進步,還是在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