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有的古醫書,寫的是甲骨文、大篆文,你得先把字翻譯過來。然后再去翻譯整段話的意思。
把三本都粗略掃了幾眼后,李權最后居然選擇先閱讀最厚的《良方》。
這部良方內收錄的藥方有不少,而且對藥理、診病等都有論述。
李權沒有藥理基礎,如果直接讀沈括的《辯證》與《藥議》,恐怕就跟讀天書差不多。
就像我們念書,如果不念小學、初中、高中,直接就念大學,即便是個天才也白搭。字都還沒學會,怎么學大學的科目?
翻開《良方》的第一頁。
“古之人視疾,必察其聲音、顏色、舉動、膚理、情性、嗜好,問其所為,考其所行,已得其大半,而又遍診人應、氣口、十二動脈。”
這個說的其實就是望、聞、問、切那一套。
李權現在三種診斷醫術全部學會,這些內容對他來說沒什么用。
直接快速掃過。
“古之治疾者,先知陰陽運歷之變故,山林川澤之竅發。而又視其人老少、肥瘠、貴賤、居養、性術、好惡、憂喜、勞逸、順其所宜,違其所不宜。或藥,或火,或刺,或砭,或湯,或液,矯易其故常,捭摩其性理,探而索之,投機順變……”
終于開始闡述用藥之理了。
根據病人的年齡、肥瘦、體質強弱……甚至是病人的性格、喜好來用藥。
這讓李權對中藥的運用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他到底是現代醫學培養出來的醫學生,多少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給病人開西藥,兒童的藥量減半,或者服用成人劑量的三分之一,然后體型肥胖、高大者可以適當加大劑量,體型嬌小者則減小服用劑量。
這些都是西醫里面學到的。
但是西醫的用藥事項里面,從沒有提到過病人的性格不同,服用不同的藥物。
甚至還有病人勤勞者,服用的藥物不同。懶惰者,服用的藥物又是不同。
這些用藥知識,李權聞所未聞。
他覺得聽起來簡直有些像是天方夜譚一般。
如果將來真的學會了,肯定是中醫的大家了。
從用藥的注意事項與細節來看,也能斷定中醫的偉大。
比之西醫要高級許多倍。
【你成功贊揚了華夏中醫醫術,愛國情操讓你獲得沈括的好感度+5.】
李權這才讀了沒幾句,沒想到意外至極的獲得了沈括的5點好感度。
雖然不算多,但是輕輕松松收獲5點好感度,讓他喜出望外。
這可是開門紅。
有了沈括的這5點好感度,馬上就可以辦一件事情。
可以查看沈括的神醫技有哪些?到底有沒有李權急需的藥理類神醫技?
如果沒有的話,那么暫時就不要浪費時間了。
趕緊改看別的名醫的書。
沈括是一位政治家,對國家非常熱愛,國家榮譽意識也是極強。
估計這也是李權贊揚本國的中醫醫術,貶低外國的西醫醫術,能夠獲得沈括的好感度獎勵的主要原因。
“我本來就是一個五好愛國青年,只是沈括剛發現而已。”
李權開心的笑著,趕緊打開神醫技兌換列表。
獲得了某位名醫的好感度以后,就這一點很好。
你即便擁有的好感度,一門神醫技也兌換不了。但是可以全部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