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權也是個辦事雷厲風行的人。
當場就把電話打了過去。
“李老弟,我猜你肯定不是找我聊天的,更不可能找我喝酒。說吧,什么事?”何有龍還真是了解李權。
知道李權打電話給他肯定有什么重要事情。
其實,人到了一定年紀,或者說想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放棄一些無意義的社交。
跟一個普通朋友可以閑聊一兩個小時,又或者天天泡在酒桌上,與這個稱兄,與那個道弟,個個都是朋友、兄弟。
這種社交沒一點用處。
真正落難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些人里面一個能幫忙的都沒有。
人這一生,有著三五個摯交好友,足矣。
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生意場上、業務上、社會上的各種關系網。
“何哥,我找你確實有事。我在醫院的一個大功勞被競爭對手無恥的占走了。我想奪回這個功勞,揭穿這個對手的丑陋嘴臉。不過省廳級的嘉獎令已經下來了……”
不等李權說完,何有龍便打斷道。
“等等,你說省廳級的嘉獎令都已經下來了?是指省廳嘉獎你們醫院一名叫鶴真的主任,捐獻了一些重要的資料給國家的事情嗎?”
何有龍問道。
“不錯!就是這件事,那些資料是我得到的,也是我捐給國家的,沒想到被江院助與鶴真兩個小人暗中竊取了這份功勞。”
李權每提起一次這件事情,就會窩心一次。
“老弟,我必須很殘忍的告訴你,既然省廳的嘉獎令已經下來了,那就基本成了定局。你再怎么鬧都沒用。”
何有龍與孫利敏的看法是一樣的。
只能說,大佬都懂得這些上層的規則。
“我手里握有鐵證,一位朋友給我支了招,讓我通天。把這件事捅到更高層級的領導知道。”李權說道。
“嗯,這個辦法確實可行。你是想讓我幫你通天對嗎?”何有龍問道。
“我只要你幫我牽線搭橋就行了。你的人面廣,應該能認識到那一層面的超級大佬。”李權充滿期待道。
“呵呵,看來我在李老弟的心中是無所不能的存在啊!只是很可惜,這次你是真的高估了我,要說京城的大商人,大老板,那我認識不少。你要說官面上的大佬,我還真是一個都不認識。
老弟,做哥哥的在這里給你說一個商人的忌諱。
從商的最忌官商混雜。
古往今來,從商的人,只要沾染進了官場,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不管是秦朝被稱為國父的呂不韋,又或者是清朝的一品商人胡雪巖,個個都是下場凄慘。你以后一定要切記,能不進官場就絕不進去。
我們經商的,既要與官方保持正當必要的聯系,但是又不能過密。
這里面的尺度,你一定要把握好。”
何有龍這是把自己掏心窩子的經驗都教給李權了。
“好的,我一定會謹記老哥的教誨。”李權對這些忌諱從未研究過。
能值得何有龍如此鄭重其事的告訴他,必須謹記。
“這樣吧,我這兩天找機會幫你問問我那些京城的朋友,看看有沒有能夠通天的。不過這件事我不敢打包票,你也不要寄予太大希望。另外,你找別人幫忙的時候也要特別小心。因為魔都就這么大,上層人士間的關系網絡錯綜復雜。
一不小心,你剛找這位大佬幫忙打聽通天的關系,可能下一刻,直接就傳到了你的對手耳中。
如果讓對手知道了你的意圖,那么事情就很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