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別看結核病只是乙類傳染病,不屬于最高等的甲類,但是它的危害極大。
在人員密集場合,如果病人不斷咳嗽,可以產生大量結核病菌聚集在空氣中。
其它健康人吸進呼吸道,很容易中招。
“羅醫師、胡月兒,你們兩人剛才診治時,并沒有做好防護措施,所以根據規定,需要隔離觀察兩天,然后再做一個結核菌素測試。沒問題才能繼續回到工作崗位。”
這么做,是為了防止醫生傳染給病人。
其實從這件事情,也反應出羅文浩、唐政遠等人的安全意識不強。
如果發現病人有咳嗽現象,及時戴上口罩,做好防護,也就不必隔離了。
李權做了安排后,趕緊拿著登記好的資料讓醫院的感染管理科的工作人員立刻上報給疾控中心。
這起病例必須高度重視。
那名男孩屬于學生,而且發病時正在學校就讀。
傳播的風險極高。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必須保護好他們的健康與安全。
市疾控中心得了匯報后,也是高度重視,立刻組織人員前往那個男孩就讀的學校進行排查。
……
李權第一天當上院長,還覺得挺新鮮。
慢慢的也就習慣了。
他剛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何院助就拿了一份整理出來的最新科室業務報表給他查看。
上面標明了每一個臨床科實的業務情況、人員情況。
身為院長,必須放眼全局,力抓整個醫院的業務發展、人才管理等。
這些報表做得很清晰,數據透明,一看即懂。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他發現從鶴真當上院長開始,整座惠爾醫院各個科室的業務量這兩個月都在持續萎縮,真的讓人觸目驚心。
有的科室,業務萎縮得特別厲害。
比如,中醫科室,幾乎萎縮了99%。
婦產科萎縮了17%。
腦科萎縮了21%。
神經內科與神經外科簡直就是孿生兄弟。各萎縮了15%。
急診科萎縮了18%。
如果把一座醫院的業務比喻成一座湖里的水。那么急診科相當于這座湖最大的一個入水口。
個別科室萎縮,或許只能證明這一個科室出了問題。
當一座醫院的急診科業務開始萎縮時,那就必須高度重視了。因為這意味著整座醫院的業務都出了問題。
魔都的各大醫院間,本就競爭激烈。
就算保持原有水平,醫術、設備沒有與時俱進,業務量都有可能下滑。因為你不進步,別的醫院在進步呀。
鶴真當上院長這兩個月,不斷作死。
把李權趕走,米國專家團隊也走了,然后劉教授這塊最大的金字招牌被鶴真氣到病倒,最終退休。還有各個科室違規提拔沒能力的人坐上重要職位。
如此種種作死的行徑加在一起,惠爾醫院在這里拼命開倒車,其它醫院則是齊齊發力。
此消彼長,惠爾醫院的業務急劇萎縮也就成了必然之事。
最讓人費解的是眼科,萎縮了37%。萎縮之嚴重,排名僅次于中醫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