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當時接診的急救車醫生,給病人推過兩支腎上腺素搶救。”說話的是一名四十歲左右的護師。
也有可能是主管護師,甚至是護士長級別。
能夠進手術室的,全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李院長,謝謝你的提醒。”宋波教授有一種劫后余生的感覺。
一世英名,差點毀于一旦。
腎上腺素用過后,會在體內停留一段時間,過許久才會被身體代謝掉。
如果這時候使用升壓劑,病人將會出現藥物中毒。
腎上腺素與升壓劑不能同時使用,這是醫生應該掌握的知識。
宋波教授自然知道這個禁忌。
剛才他給病人做了藥物融栓與介入治療后,病人的病情仍然沒有好轉,這讓他有些著急。
人一急,就容易出錯。
他忘了查看病人之前用過哪些藥物,就盲目給病人開了升壓劑的醫囑,險些釀成大錯。
想到這里,宋波教授感到一陣羞愧。
“李權院長,請你說說你的診療意見。”
宋波教授放下了架子與面子,虛心的向李權請教。
“我認為病人出現脈搏疲軟無力,低于心率,血壓低,是因為心臟衰竭。”李權一臉正色的說道。
“你是說病人患有心衰的疾病?”
宋波教授的眼前微亮。
站在不遠處的皮主任也是露出思索的表情,看向李權時,眼神中多了一絲欣賞。
護士、麻醉醫生,對李權提出的診療意見,同樣高看了幾眼。
就連最早被淘汰出局的省人民醫院,赤之印教授,也是對李權刮目相看。
心臟射血不足,本來大家也容易想到心衰這個原因的。
只是因為病人送來的時候,經過檢查,被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
所以大家陷入了思維近視,沒有往其它方向去想。
就像我們把某件物品拿在手上,卻滿屋子尋找著這件物品。
“如果病人真的伴有心衰的話,必須查出病因,加以治療才行。”宋波教授說完后,看向李權。
“病人應該是右心衰竭!你們看病人的頸部靜脈血管,出現了怒張、充盈現象。然后病人的雙足有輕微水腫現象。這些癥狀都是右心衰竭常見的現象。”
李權有理有據的說出了自己的進一步診斷意見。
從診斷病人心衰,再到進一步認定病人是右心衰竭,李權沒有使用任何儀器,僅憑給病人切脈、望診,就診斷出來了。
這等本事,足以讓在場的幾位專家感到羞慚。
盡管他們診療經驗豐富,一個個都是譽滿全國,但是眼力比之李權可就差了一大截。
在李權沒有說出來之前,他們都沒有想到病人是心衰引起的脈搏低。
“立刻給病人做一個心導管檢查。”這次發話的赫然是皮主任。
身為考官,必須對病人的生命負責。
仔細觀察病人后,他發現李權說的這些癥狀都比較明顯。基本上已經可以認定病人確實是右心衰竭。
不過醫學是個嚴謹的學科,必須做一系列的檢查后,才敢確診。
僅憑一些表征,還無法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