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詞語用得很有意思。
不是仁慈,而是仁愛。
仁慈有點爛好人的意思,其實是不適合醫生的。
當過醫生的人都知道,有時候好心好意為患者考慮,結果反倒挨罵,甚至有可能被醫院處罰。
醫生保持一顆仁愛之心是最合適的。
心懷仁念,關愛患者。
既能保護好自己,又能讓患者受到最好的治療,兩全其美。
李權捧著這本醫書,開始試著
誰知這一讀,就讀上了癮。
葉桂被人稱之為葉天士,他的醫術本領自然是極為厲害。
特別是在時疫與痧痘等癥。
他著作的《溫熱論》,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溫熱病治療方案與原則。
這些領域的中醫知識,李權幾乎是一片空白。
葉桂提出的一些治療疫病的方法,更是腦洞大開,讓李權耳目一新。
比如當時在一個縣域出現的鼠疫,以極快的速度蔓延,并且死了很多人。
面對這種可怕的疫病,其它醫生們,包括皇宮派出的御醫,皆是束手無策。葉桂采取一個當時被人們稱之為大逆不道的辦法。
所有感染鼠疫而死的病人,包括那一整個區域死亡的人,不管是什么原因死亡。
老死、病死、上吊死等等,只要屬于疫區人員死亡,全部火葬。
要求必須堆三尺高的干柴,將尸體置于上,官府的公差親自點火,并且監督。
直至尸體燒成了灰,官差方許離開。
對于那些染病未死之人,葉桂開了一些葉藥藥劑,幫助他們治療、恢復。
同時封鎖整個疫區,里面的人員不進不出。
各個路口,甚至是一些小道,皆有手持鋒利長槍、弓箭的軍兵把守。只要有人敢偷跑出去,格殺勿論,當場射殺。
如此一來,還真被他成功控制了一場可怕的疫病。
那一年,傳聞歐洲也有人感染這種鼠疫,而且引起了大爆發。差不多死掉了四分之一的人口。
華國的百姓有人感染這種鼠疫,結果爆發范圍僅僅局限在一個縣城,這在當時來說,簡直就是醫學上的一個奇跡。
也許,這就是最早的封城式防疫。
畢竟在那個封建社會,封鎖一座縣城,這可是極少發生的事情。
面臨的阻力,也不會小。
當地的貴族階層,肯定不愿意配合,會想著出逃。
只要有一個人出逃,就有可能前功盡棄,造成鼠疫大爆發。
葉桂想要安撫住那些地主、權貴們,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卻做到了。
這也說明他把仁愛兩字,完全參悟透徹。
李權津津有味的閱讀著葉桂寫的這本醫書。更像是葉桂一生的醫學總結。
把一生的治病經驗,都分享給自己的后人。
時間過得極快,一陣乏意襲來。
李權的腦袋開始變得昏沉,書都沒來得及放下,他便倒在床上再次陷入昏睡。
隨著發病的次數增多,從感覺到困意,再到昏睡的時間也是越來越急。
留給李權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