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教授畢竟屬于專業的內科醫生,至于外科手術,唐教授雖然有著不錯的功底,但是肯定沒辦法與金磊明這樣的專業外科醫生相比。
要說內科的介入手術,唐教授或許非常專業。
但是開胸這種大手術,李權可不敢交給他來做。
“病童剃頭完成、備皮完成!”
殷主任與金磊明兩人同時匯報。
“麻醉已經達到理想狀態,病人心率、血壓、呼吸、脈搏各項數據穩定,可以開始手術。”麻醉醫生在關鍵時刻,配合很是默契。
“開始吧!”
李權下達命令。
手術室內的氣氛格外緊張,那些跟著老師過來觀看、學習的主治醫師,手心里全是汗。
至于住院醫師這個級別,只有少數幾個特別優秀的才有機會被老師帶進手術室觀看。
……
約莫過了三十多分鐘,病童的開顱手術已經完成,殷主任正在小心翼翼的取骨。金磊明團隊的開胸手術同樣已經完成,已經可以看到胸椎骨。
只不過骨刺的生長非常刁鉆。
它生長在內部那一面。
這也為李權的取骨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手術室內,除了監護儀發出的嗡嗡聲,剩下的就是電鋸的聲音,聽著讓人頭皮發麻。
李權小心翼翼的操作著電鋸,給病人取掉那一小塊已經嚴重病變的胸椎骨。
可以明顯感受到,這一塊胸椎骨已經發生骨質疏松。
這也為李權的取骨降低了一些難度。
旁邊的心臟、肺,都臨時用紗布保護著。
即便如此,李權依然如履薄冰。
手只要稍微抖一下,或者用的力度大一點,都有可能傷害到病童的心肺。
平時就算用電鋸給病人做截肢手術都有著極大的風險。
此刻的風險有多高,可想而知。
護士不斷給李權擦著額頭上冒出的汗水。
汗水有鹽分與各種細菌,不能讓它滴落到病人的創口內。
否則,很容易造成感染。
足足用了近一個小時,李權這才順利把那一小塊病變的胸椎骨鋸下來。
完了以后,他又仔細檢查了一下,確定鋸掉的部位沒有遺漏。
剩下的都是完好的骨骼組織。
取骨成功后,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那就是植骨。
骨外科手術中,斷骨、碎骨最常用的拼接辦法就是用鈦合金的卯釘,或者金屬板、鎖扣來固定。
李權這位中醫骨科大師,卻不需要用那些東西。
就像真正技術高超的木匠打造家具時,從來不用釘子。而是使用榫卯結構。
“把這塊骨頭上的骨刺磨平,等會由我來植入顱骨缺失部位。”李權對殷主任說道。
“好的!”
殷主任接過后,立刻開工。
李權則拿過殷主任團隊取下的那塊顱骨,檢查了一遍,取骨非常專業。
又實際比對了一下大小,剛剛好。
現代醫學高科技儀器,確實給醫生們做一些高精度的極難手術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這臺手術中,可以看出醫生單打獨斗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