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在親生兒子面前,她也不會與丈夫唱反調。
所以她始終一聲沒吭,任由這父子倆交流,直到晚上夫妻倆躺在床上的時候,郭明麗才開口道:“你怎么就同意云奇自己出去打拼了呢,現在賺錢多難啊,從零開始哪有那么容易的,家里給他鋪好了路偏偏不走......”
韓世平翻了個身,“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愿意的事你硬逼著他做,他也做不好。等到在外面撞破頭了自己自然而然就想通了。”
郭明麗依舊不太情愿:“給家里送送貨,輕輕松松不好嗎,他也22了,過幾年該找個對象結婚也好給我生個大胖孫子,出去瞎折騰能折騰出什么門道來,老實留在家里,以后咱們倆退休后也可以交給他們小兩口接班,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的多好。”
韓世平正色道:“你可別管得太多,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從小到大有幾件事是按你的想法來的?更別提那沒影子的兒媳婦,咱們做老人的盡力給他創造好一點的條件,但孩子自己想飛,咱也不能攔著!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你安排的是你的想法,他有他自己的打算,管那么多最后只能讓孩子跟你離心。”
似是覺得自己話有些重,韓世平嘆了口氣,又道:“咱們兩個當年辭了工作出來擺地攤,我爸媽不也是沒同意嗎,可最后咱倆寧愿分家另過也還是堅持要下海,那時候你是什么想法?當時誰都不看好,可咱們雖然沒大富大貴,最終也還是攢下了這點家業,如今輪到兒子,你怎么又想學習我爸媽那套做派了呢?聽我的,別管,只要他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就讓他放心出去闖吧。”
想到年輕時候的種種,郭明麗心里也挺不是滋味。
當年她和韓世平新婚沒多久,那時候國企效益不好,工人大批下崗,廠里開不出工資,兩人都有些敢打敢拼的勁兒,毅然決定主動辭掉工作,下海經商。
可公公婆婆強烈反對,對兩人不經過他們允許就弄丟了“鐵飯碗”的行為十分惱怒。韓家一共五個兒子,沒有女兒,韓世平是老三,既不占長又不占小的,又沒什么出色的本事,不上不下最不受寵,那時候還沒徹底分家,在兩人的堅持下最終幾乎是凈身出戶,被趕出的家門。
而出來后第三年,原本他們曾經有一次機緣,韓世平的一個鐵哥們牽線,從南方運過來一批小有瑕疵的服裝,但那些小瑕疵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當時的北方正是服裝行業起步的時候,韓世平想吃下這批貨,無奈那時候韓云奇剛出生沒多久,她要照顧孩子分身乏術,手頭的資金也有限。韓世平不得已低頭回去求公公婆婆借給他兩千塊錢,他可以寫欠條,貨物出手后很快就能還,但公公婆婆一分錢也不肯出,還把韓世平罵了回來。
最終那批貨與他們失之交臂,被另一個朋友吞下,轉手就賺了十幾萬。憑借著這十幾萬,那個朋友之后更是在服裝行業一路順風順水,如今早已攢下了幾千萬身家。